。
不得不說,周尚景的這般說法很有道理,有些政策或許是好的,但用錯了時機只會釀成惡果。
接著,周尚景猶豫了片刻後,又說道:“至於俊臣你想要讓朝廷撥放大批銀子在各地興建水渠、水車、堤壩的事情,老夫既不會表示支援,也不會表示反對……一切就要看俊臣你的手段了……老夫也有老夫的難處,必須要安撫手下人,能做的事情也只有這些了,還望俊臣你見諒一二。”
得到了周尚景的確切答覆之後,趙俊臣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失望之色。
事實上,周尚景的這般答覆,已經是超乎趙俊臣的預料了。
所以,趙俊臣起身拱手謝道:“無論如何,晚輩都要感謝周閣老,周閣老願意提供這麼多的支援,就已經讓晚輩心滿意足了。”
周尚景笑著說道:“大家都是同朝為臣,也都是為了朝廷公務,俊臣又何須致謝。”
就這樣,關於農業改革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
原本,談話進行到這裡就應該結束了,趙俊臣也不想耽擱周尚景的時間,就打算起身告辭。
但出乎意料的是,周尚景完全沒有讓趙俊臣就這樣離開的意思,眼看著兩人面前的茶水逐漸冷了,周尚景竟然又沏了一壺新茶,顯然是想要繼續這場談話。
見到周尚景的這般表現,卻是輪到趙俊臣心生疑惑了,想不出周尚景究竟還有什麼事情要與自己交談。
就在趙俊臣心中疑惑之際,周尚景緩緩說道:“昨天早朝上,陛下尋了一個無關緊要的由頭,再次訓斥了太子一頓……自從太子第二次閉門思過之後,這已經是陛下第六次訓斥他了。顯然,陛下對於太子已經十分不滿了,這段時間的種種表現,恐怕全都是一種鋪墊而已,也許再過一段時間,陛下就會正式廢黜現在的太子、扶持新儲君上位了。”
原來是為了這件事情!
聽到周尚景的講訴之後,趙俊臣恍然,
然後,趙俊臣也沒有裝糊塗,介面道:“陛下連續訓斥太子,恐怕也是為了試探百官們對待太子的態度。可惜,太子被陛下連連訓斥,但除了清流之外,滿朝官員竟是無一人願意為太子求情,表示太子並沒有得到百官們的支援,說是離心離德也不為過,這樣一來,陛下他廢黜太子的決心就要更加堅定了。”
周尚景輕輕一嘆,說道:“當真是多事之秋啊……那麼,在俊臣看來,陛下的幾位皇子之中,究竟有誰會成為新任的儲君太子?”
趙俊臣依然是沒有繞圈子——面對周尚景的時候,許多事情也無需要隱瞞——直接回答道:“必然是七皇子朱和堅!此人出身最尊貴、年紀也合適、並且風評也很好,雖然身體有些隱患,但依然是最好的人選。與七皇子相比,那幾位已經離京封王的皇子就有些相形見拙了,全都是百官交口稱讚的‘賢王’,自然不會是合格的儲君人選。”
說話之際,趙俊臣的表情略有些諷刺。
在明朝,因為明成祖的前車之鑑,朝廷對於藩王們一向是提防有加,若是某位藩王表現出了賢名睿智的模樣,甚至還出現了愛民如子、禮賢下士的風評,就必然會受到朝廷的打壓,甚至還會被撤銷封國;反之,若是某位藩王一直是欺壓百姓、愚昧無知、作風荒唐,反倒會成為百官們口中的“賢王”!
而德慶皇帝的幾位成年皇子被冊封為王之後,就一個個皆是成為了大明朝最合格的“賢王”,這樣的藩王固然是得到了百官們的違心稱讚,但絕不可能得到百官們的真正支援;至於那幾位未成年的皇子,則大都是出身不好,年紀也不合適,卻也同樣得不到百官們的支援。
如此一來,結合年紀、出身、風評等等因素,朱和堉一旦被廢黜之後,七皇子朱和堅就成為了唯一的適合人選。
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