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書兩員,以襄贊主書。”
政事堂是唐宋宰相的公廨但有明一代從未設定。左右參政、左右參議在明代是各省布政使的助手,責任是分守各道政務並分管糧儲、屯田、軍務、驛傳、水利、撫名等事,一般來說前者是從三品,後者是正四品,類似清廷在各省巡撫這下設定的道員。不過隨著明末地方官制的混亂以及總督、巡撫權力的增加,參政、參議的職權逐步被淪為總督、巡撫下屬的布政使所侵奪承擔,幾乎等同於加銜。因此明鄭的一干重臣們一開始對鄭克臧突然丟擲這幾個從故紙堆裡檢出來的老黃曆還頗有些疑惑,但聽到鄭克臧宣佈將參政、參議的品階各升了三級,再想想政事堂的稱謂,重臣們不禁對了眼色。
鄭克臧並不管陳永華們會怎麼聯想,僅直一股腦的把自己的打算攤到了桌面上:“另外六官的名義也一併全部開缺,今後戶部改為稅務司、倉庫司、寶泉司、支度司,其所含點檢戶籍的責任交給由刑部改組的警察司;”
警察即警戒監察,《新五代史??史弘肇傳》曾記載有“弘肇出兵警察,務行殺戮,罪無大無小皆死”的內容,宋代陸游在《南唐書??盧郢傳》也有“後主命韓德霸為都城烽火使,警察非常”的記述,因此眾臣們還不至於搞不清鄭克臧的意思。
“刑部除警察司之外再分設獄政司主管刑獄;工部則分為鹽鐵司和營繕司,其中鹽鐵司主管各處工坊及冶鐵、製鹽、榨糖各場寮,營建司管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原有都水司員外郎的職責由營建司兼管,原屯田司則移交戶部改名營田司;禮部改為儀制司和學校司;吏部改為審官司;”
鄭克臧一口氣滔滔不絕的說著,這些都是他思考已久的東西。
“兵部分為參軍司、軍務司、軍器司、軍律司,其中參軍司主管軍機諫言和職方,軍務司管兵籍、點檢、軍費、軍餉、軍械驗收撥付、軍功銓敘及武選,軍器司管各種兵器、火器、火藥、軍船工場及製作,軍律司執掌軍中紀律及斷事、懲戒和軍中章典條令之擬定修改;賓客司改為通商司,負責與外藩交通,如英夷在外埠設定商館亦由通商司主管;察言司(都察院)、承宣司(理藩院)、審理司(大理寺)則予以保留。”
儘管都是老狐狸,但也一個個被鄭克臧的大手筆給震的內酥外焦不知所措。
“各司設司官、副司官;司下設主政官若干;另外再設承政、承辦兩職經辦細目。至於州縣,”鄭克臧一字一頓的說到。“東寧兩州兩縣廢止知州、同知、知縣、縣丞以下所以各官;州、縣主官改稱尹,州正五品,縣正六品;尹置則按中樞各司設各房辦差,州房正七品、縣房從七品;各房設定後,州縣尹不管細務,唯監察爾。”
鄭克臧說罷,殿內一片寂靜,眾人都來不及消化他所說的東西,好半天之後,抱病參加會議的陳永華才試探著問道:“世孫此番改制似乎不類本朝制度,敢問世孫如此一來將置明室於何種地步。”
此言一出,頓時引得全場矚目,沒錯擅設官制等同於殺王謀反,不過對於明鄭政權來說或許是一個名實如一的機會,所以眾臣們一個個用期盼答案的眼神看著鄭克臧。
對此鄭克臧卻搖了搖頭:“本藩制度本來就不類明室,所以餘要一一修正,對外說起來,也好用招討大將軍幕府官的名義,如此或可以消除外人眼中本藩視同割據的形象。”
眾臣們面面相覷,顯然不能理解鄭克臧這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舉動背後的真實意圖,不少人甚至暗自認定,鄭克臧這不過是欲蓋彌彰,更有甚者露出了躍躍欲試的表情,估計不是勸諫就是勸進。
此時就聽鄭克臧平靜的說道:“忠於明室誠兩代先王之遺志,雖可能導致清虜忌憚而興兵來犯,但將來若是還有重返大陸之時,未嘗不是一面號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