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不豐到天上說壞話,風趣地說:灶王爺看不過去,就請上帝賜給萬鍾粟、萬兩金,一家老小活得光鮮,祭神也有錢,豈不兩相便宜?他的《除日祭窮神文》說:“窮神,窮神,我與你有何親,興騰騰的門兒你不去尋,偏把我的門兒進?……我就是你貼身的家丁,護駕的將軍,也該放假寬限施恩。你為何步步把我跟,時時不離身,鰾粘膠合,卻像個纏熱了的情人?”
在古代大作家裡,蒲松齡的平民特點很突出,貧困使他和下層百姓同命運,共呼吸,使他對吏治黑暗有深刻認識。
“文窮而後工”,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康熙十八年(1679)春天,蒲松齡40歲那年,《聊齋志異》初步成書,蒲松齡寫了《聊齋自志》敘述創作過程。
《聊齋志異》初步成書這一年,蒲松齡到王村西鋪畢家坐館,設帳於綽然堂。東家畢際有是知州,蒲松齡尊稱“刺史”,畢際有的父親畢自嚴是明代尚書,也叫“白陽尚書”,畢家號稱“三世一品,四士同朝”。畢家甲第如雲,家裡有專門供尚書大人晾官服的“振衣閣”,有藏書豐富的“萬卷樓”,還有個佔地三畝、花木繁盛的石隱園。畢際有和地方大員、世家大族都聯絡有親。蒲松齡教書之餘,還要代畢際有應酬賀吊,接待賓客,代寫信札,但賓主融洽,待遇也較好。隨著兒子們長大,蒲松齡的生活基本擺脫了貧困。畢際有的兒子畢韋仲跟蒲松齡情同手足,畢際有去世後,畢韋仲一再挽留蒲松齡,蒲松齡在畢家整整待了30年,70歲才撤帳回家。
第21節:千姿百態的聊齋精靈
凡是人類之外的動物、植物、器物能變化成人,或者雖然沒變化成人卻能像人一樣說話,跟人交往,就叫妖精。這是妖精的寬泛定義。孫悟空常說:捉個妖精耍子,其實孫悟空也是妖精,猴妖。妖和人的交往是《聊齋志異》的重頭戲。
《山海經》已寫到妖,到晉代張華的《博物志》和幹寶的《搜神記》、劉義慶的《幽明錄》,各種各樣的妖出現了:《博物志》寫到蜀山猴玃,也就是猴精搶走民間婦人而且生了孩子,再把孩子送回民間;《玄中記》寫到樹精,蝙蝠精,蛤蟆精。姑獲鳥即鳥精的故事比較有名:姑獲鳥衣毛為鳥,脫毛為女人。有個男人在田間看到幾個美女,把她們的一件毛衣藏起來,其他美女都披上毛衣變鳥飛走了,沒毛衣的女人只好跟他回家做妻子。生了三個女兒後,母親讓女兒去問毛衣藏在什麼地方,這位母親找到毛衣,披上變成鳥兒飛走了,然後拿了三件毛衣給女兒披上,也飛走了;《搜神記》寫張福在湖上遇到一個駕小船的美女,跟這位美女住到一起,把美女的小船繫到自己船後邊,半夜醒來,發現懷中美女原來是一隻揚子鱷,美女的小船是段爛木頭;《幽明錄》有“三魅惑新娘”的故事:蛇傳話,龜做媒人,揚子鱷來做民間少女的新郎。
到了《聊齋志異》,千姿百態的精靈讓人目不暇接。她們常是生活中美麗多情的女性,又總在緊要關頭幻化或揭示出,她們原是大自然某類精靈。
於生深山夜讀,一位綠衣長裙、婉妙無比的少女來了,原來她是小綠蜂所變;
甘珏路遇嬌婉善言的少女阿英,婚後才知道,原來她是自家那隻小鸚鵡;
跟安生戀愛的花姑子香氣滿身,原來花姑子之父是當年被安生放生的香獐;
素秋晶瑩如玉,知書達禮,原來她是書中蠹蟲所化;
書生常大用和宮妝豔絕的少女葛巾相愛,常大用感受到葛巾無處不香,原來葛巾就是國色天香的牡丹花!……
天才就是從別人看過一百遍的東西,看出全然不同的含義。大自然一些並不美妙的獸類也被蒲松齡幻化成美好的人物:勤勞能幹的阿纖是田鼠成精;《西湖主》裡嬌貴的公主原來是豬婆龍;威猛的班氏兄弟是獸中王大老虎……飛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