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這樣急切,大概就是想搶在衛國有所動作之前……我起身走到堂前,望著蕭瑟的庭院,秋風正緊,黃葉在樹上舞動,吹得嘩嘩作響。
我不知道自己這麼做是對是錯。
說我謹慎也好顧忌也罷,或許因為母親,我對父親仍然難以敞開心胸。兩個月來,我們的感情確實拉進了許多,父女兩人的相處也不乏主動,卻似乎總隔著一道溝,難以逾越……
麻頭蓬亂,擦在簡片上,發出窣窣的碎響。
我清理了幾片簡牘上的積塵,抬眼瞟瞟前面,父親和益皆神情專注,仔細地將殘簡上的麻繩換作皮條,慢慢編起。我復又低下頭去,室中靜悄悄的,誰也沒有說話,似乎將一切心思都收納在了木竹碰撞的清脆聲音之中。
一晃過去了三日,陳國使者以關心公子樵傷勢為名,一直待在杞國。期間,不出意料,他與宗伯等人來往頻繁,還見了幾次陳媯。
不過據我所知,益卻沒怎麼見過陳使。因為陳使到達的第二日,守藏史來跟父親說藏室中積累了許多殘簡,想請父親遣人幫他整理。父親一聽,表現得很感興趣,此後,他每每空閒下來,必定要叫上益和我隨他一起修補簡牘。
忽然,我聽到父親低低地笑了起來。詫然望去,只見他將一片寬寬的木牘拿著,看了又看,遞給我:“姮可還記得此物?”
我接過來看。那牘片上畫著一堆線條,有粗有細,歪歪扭扭,像是畫,又更像是字。我惑然,這是什麼?
“不記得了?”父親看著我,臉上綻開笑容,緩緩地說:“當年你要習字,卻不願畫沙盤,隻日日來為父處摹牘。”
我恍然大悟,終於記起,這竟是當年我認字的傑作。那時,我覺得自己好歹也是受過十幾年教育的人,怎麼能真和白丁小兒一樣拿沙盤練字?我不幹,死活只要拿筆,用牘片練。母親拗我不過,於是這藏室就成了我常來的地方。
這個時代的文字雖原始,字形字義也與後世差別很大,但有了以前知識的鋪墊,我的習字速度還是算很快的,以至於母親和父親來檢查時,常常吃驚不小。不過,我對書法的研究也始終有限得很,觪就說過,我的字乍一看還不錯,但仔細觀察就會覺得線條怪怪的……
我端詳著牘片,不禁莞爾。以前的情景似在眼前浮現,心中不由地升起一陣柔和:“許多年過去,不想竟還在。”
父親笑了笑,道:“那時存下了許多廢牘,你母親卻總不肯丟掉,如今還能翻出許多。”
我微笑,抬眼,看到益正在對面看著我,神色深沉不辨。我的視線沒有停留,看向案上的散簡,伸手將幾支攏到面前,繼續整理。
陳國使者逗留幾日,終於離開了杞國。
這期間還正值母親喪中,杞國的接待沒什麼內容,除了父親的親自接見以外,飯食樸素,更沒有樂歌佐宴。不過陳國似乎並不以為意,聽寺人說,使者帶來的禮品中,有陳君弔唁母親離世和為父親身體祈福而作的鼎。
“卻是虧難了陳公,”丘也私下裡語帶鄙夷地評論道:“陳當年不過以比鄰之國送媵,如今這般禮節,倒比衛國還哀痛幾分。”
“陳國以補藥貽公子樵,又以鬼方良駒贈公子益,竟無一物獻於太子,何其無禮。”齊央更是不滿。
當然,宮中並非人人這般態度。陳媯近來氣色不錯,宮中已經傳得沸沸揚揚,陳國使者向父親提出,如今夫人去世,公子益失母,而其本為陳女所生,還當過繼給陳媯。父親沒有反對,應允了。
這事在有心人眼裡意義非凡。宗伯那邊似乎就等母親喪期過後著手操辦了;嫡室這邊則一提起就憤懣不已,抱怨父親糊塗云云。而面對諸多議論,父親卻表現淡定,任大夫們爭執,只各自撫慰一番,仍不改心意。
益則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