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致祭,頒佈《悼洪經略文》昭告天下。
洪承疇得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哀榮。
這位崇禎皇帝是不是智商有問題?如此大動作為何不探報仔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啊!
而崇禎就喜歡想當然,大明最高規格的祭奠即將成為鬧劇。
祭到第九壇時,更大的噩耗傳來:洪承疇降清了!朝廷趕緊停止對洪承疇的祭祀,來哭喪的文官武將改為上奏摺口誅筆伐背主叛賊。
崇禎做的打自己臉的事情太多,從魏忠賢、袁崇煥到洪承疇,關鍵還是他才能有限,在太平盛世可以成為一個勤奮的帝王,在末世只能成為亡國之君,這是宿命,性格決定命運爾。
就在大明以為清軍勢必再次入關搶掠之時,出使‘南明’的使團回來了,同行的還有‘南明’回訪使團,滿朝文武得知南王預備親自帶兵北上消滅建奴人人興高采烈。
大朝會,崇禎蒼白的臉上有了些許血色,他問梁廷棟道:“愛卿,南王真的親口表態,此次出兵遼東定然讓建奴亡國滅種?”
梁廷棟大聲道:“然也,南王即將發動海陸軍不下三十萬來遼東攻城略地,他肩負國仇家恨,這一次不會打蛇不死。”
聞聽此言文武百官和皇帝都露出笑容,崇禎道:“愛卿勞苦功高,不知南王有何要求?”
“陛下,南王信守承諾,大明、‘南明’為兄弟之國血脈相連,他出兵不設前提。”
朝堂上一片譁然,諸多大臣對南王義舉讚不絕口,連一旁侍立的王承恩都激動不已。
崇禎心裡頓時舒服了許多,南王如此對待大明也不枉自己把女兒許配給他為妃。
崇禎不放心遼東局勢,追問道:“愛卿,南王遠在萬里之外,兵馬何時能夠去遼東啊?”
“陛下,南王已經下達命令,‘華夏島’駐軍儘快趕去錦州南參戰,遼東目前採取守勢,等待大軍彙集之時以優勢兵力打包圍殲滅戰,儘可能把建奴騎兵留下,免得跑得滿草原都是增加以後圍剿的難度。”
嘶!文武百官和皇帝都發出這樣的聲音。南王太牛掰,不僅僅要攻城略地,還在考慮長治久安,根本沒有把建奴千軍萬馬放在眼裡啊!
其實大明純屬被清軍打怕了,殊不知這一次松山大戰,建奴其實也傷筋動骨,短時間根本沒有再次發動大戰的能力。
況且錦州未失、寧遠還在,離錦州南六十里的海邊還有一個堅如磐石的灘頭陣地,還有四萬餘敢戰將士堅守。
即便“南明”不出手,紅歹是如何收官也必須有大智慧。
清軍名義上是取得大勝,相當於吃掉了十萬明軍,可是他們損失了幾大千八旗子弟兵和一兩萬奴才兵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得到了幾萬俘虜可以繼續挑選奴才兵,但是這些迫不得已歸降的明軍根本不可能給清軍賣力,因此紅歹是深刻意識到戰力受損,短時間再次發動大規模破襲戰恐怕難以服眾。
而且很明顯奴酋開始害怕了,他連歷史上的松山大屠殺都沒有敢做,有可能就是想留著一線便於後面政治談判。
忠勇的何可綱在面臨餓死邊緣在戰友都選擇投降之時依然選擇捨身取義,這是經過歷史驗證的。
如今何可綱是錦州主將,一定能夠做到“屍山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城未肯降。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魚死網破的錦州攻防戰會死多少八旗甲兵?三萬還是五萬誰也無法預料,關鍵是清軍消耗得起嗎?
第七百四十七章:入口劫掠
接著圍困錦州,直到把錦州軍民困死,紅歹是的國力允許嗎?這都是未知數。
況且海邊還有強軍四萬餘如鯁在喉,圍困錦州的清軍無疑屬於腹背受敵,有閒情逸致全力攻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