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艇衝鋒舟給誰了?都給你們會通電視臺了,宣傳部分明就是假公濟私,親疏有別。人家國家臺財大氣粗,可以租用直升機,市長姐夫要不幫忙說句話,我也租直升機去,安大姐不給報銷,我找市長姐夫報。楊志遠當時見轉運群眾的任務已近尾聲,不那麼繁忙,就讓宣傳部的同志給小丫頭臨時安排了一艇衝鋒舟。
省電視臺的新聞畫面是會通電視臺的記者拍攝提供的。
電視新聞裡,荷塘鄉一片汪洋,成了水鄉澤國,一棟棟地勢較高的磚瓦房露出一二層於水面,到處一片狼藉。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那種決堤之後,隨處可見群眾於屋頂手揮紅綢白褂,高聲叫喊,等待救援的場景,在荷塘決堤現場並沒有看到。新聞記者拍到的都是政府工作人員在高山密林之中,組織於此避難的群眾有序地乘衝鋒舟撤離。
電視新聞裡自然也對荷塘堤決堤瞬間摧枯拉朽,力拔山河的鏡頭反覆進行了回放。楊志遠注意到了新聞裡還出現了這樣一個鏡頭:
他楊志遠站在大雨滂沱的雨中,看到遠處荷塘堤決堤後,心力憔悴,轟然倒地。
邵武平抱著昏迷不醒的他,喊:“楊市長!”
他楊志遠直挺挺栽倒在地的鏡頭與決口處河水濁浪奔騰的滔天畫面結合在一起,有些讓人震撼。
這個鏡頭肯定是隨行的會通電視臺的記者抓拍的。這幾天抗洪搶險,楊志遠奔波在第一線,並沒有讓電視臺的記者跟隨,即便是有縣級電視臺的記者抓拍了他下縣巡查的新聞,除非逼不得已,必須他楊志遠出現在抗洪一線,以鼓舞會通人民計程車氣,安定民心,也必須由楊志遠親自點頭同意,才可播出。今晨在荷塘堤抗洪現場,楊志遠指示電視臺的記者,將鏡頭對準那些大無畏的武警戰士,至於楊市長指手畫腳的鏡頭就免了。自己倒地的鏡頭應該是記者無意中抓拍的,鏡頭有些晃動。問題是,這個鏡頭,未經自己的同意,它怎麼可能出現在省臺乃至國家電視臺的新聞裡。
楊志遠一時詫異萬分,指示邵武平:“查查!怎麼回事?是會通電視臺的記者不聽招呼,還是哪裡出現了紕漏?”
湯治燁在一旁笑,說:“用不著查,雖然楊志遠同志轟然倒地的鏡頭有損市長的光輝形象,但趙洪福書記親自做了批示,‘荷塘決堤,生死攸關,雖然財產損失巨大,但沒有武警戰士、民兵預備役官兵們捨生忘死大無畏的革命獻身主義精神,荷塘堤不可能堅持到早晨7:30分,後果不可想象。我相信,如果堤內的群眾沒有全部轉移,荷塘堤還可以堅持30分鐘,一小時,甚至於二小時不倒,這是什麼?這就是意志!同時也是精神!戰士們赴湯蹈火的鏡頭要播,市長鞠躬盡瘁的鏡頭也要播,這樣的鏡頭可以帶給災區人民以力量,有市長如此,洪災何懼,困難何懼。我相信,一切的困難都只是暫時的,會通人民一定會在這樣一個市長的帶領下,走出陰霾,重建美好家園’。”
楊志遠疑惑,說:“趙書記什麼時候說過這樣的話?我怎麼不知道?”
湯治燁笑,說:“你怎麼會知道,洪福書記在說此番話時,楊志遠同志應該還在病房打點滴,沒醒。”
楊志遠很無奈,估計此類新聞,會通電視臺也不敢擅自做主,只怕湯治燁省長此言為真,不會胡亂杜撰。
只是這形象也太過狼狽了。
楊志遠還真沒想到自己就此成了會通的名人。他楊志遠作為市長,本來就是會通的名流,但這是在會通的政界商界,尋常百姓,一般都不會去在意本市的市長為誰?即便是在會通新聞裡見過楊志遠,也是驚鴻一瞥,估計沒什麼印象。但這次情況卻是大不一樣,作為會通市民,荷塘堤決堤牽動著所有會通民眾的心,民眾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荷塘決堤現場的新聞報道。楊志遠轟然倒地的鏡頭深深地震撼著會通人民。正如趙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