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人,放其歸國,若非財力不足,天下之隸臣,無論籍貫,我都願意贖買之,還其自由!”
趙無恤慨然而嘆道:“我聽說古之賢人對民眾,不論其出身籍貫,男女老幼,都是一樣看待,同施仁愛,說的就是子貢這樣的人啊。”
子貢以為他已經同意了,頓時欣欣然。
然而趙無恤語氣一變:“但,這件事,我卻不能答應你!”
端木賜見趙無恤一口回絕,方知今天的事情不會那麼容易,他再拜道:“君子,賜願意以兩倍價錢贖買之!”
趙無恤飲了一口漿水,笑道:“端木子是把我當成那範氏小吏,或是尋常商賈?這也太小瞧我趙無恤了。”
“賜不敢……”
“我且問端木子,可知道這些魯國陶工從何而來?”
“我已問過那鄭商,他其實是食於齊國一位大夫的,這些魯人,就來自去歲被齊軍所破的鄆地、陽關。”
趙無恤知道,魯國曆來以工匠精巧聞名諸侯,這其中是有緣由的。
昔武王滅商,周公旦兼制天下,大封諸侯。各諸侯的核心,自然是來自宗周的國人,他們善於農業,屬於一等公民。而殷民喪失原先的貴族地位,常常被舉族遷徙,成為第二等庶民,他們不得不從事其他方面的職業。
周公在兒子伯禽之國時,以周成王的名義賜魯國殷民七族,其中就有從事治陶的陶氏、從事冶煉鑄造的鑄氏,所以魯地的手工業是比較發達的。
如此想來,過上幾十年,魯國能出現公輸班這個逆天的工匠,也就不奇怪了,日後墨家的影響也集中在在魯宋衛等殷故地。
而魯國雖然號稱有千乘戰車,戰鬥力也並不差,可惜應了曹列那句話,“肉食者鄙”,統治者懦弱無能,所以便淪為泗上的小魚腩。今日齊人攻來,明日楚國碾過,魯國屢次被迫結城下之盟,遭到勒索。
而各國首先相中的,自然是魯地工匠。
比如,魯成公二年,楚國侵魯至於陽橋,孟孫氏求和,賄賂楚人之執斫、執針、織紝之工,皆百人。此次齊國攻魯,也對魯地工匠大肆掠奪,那位齊國大夫貪眼前之利,又讓商賈將俘虜轉賣到晉國。
趙無恤對國際大事也頗為關注,自然清楚這兩處是什麼情況。
他說道:“善,那子貢也應當知道,齊國國氏、魯國陽虎至今還在鄆地、陽關拉鋸,戰火紛飛,你讓那些匠人在此時歸鄉,這不是驅人蹈火麼?子非救人,是害人也!”
端木賜微微一怔:“這,賜可以將他們安置在衛國端木家的莊園……”
“那和背井離鄉有何區別?他們又要以何為生?”
端木賜啞然,他畢竟也才二十左右,考慮的不是那麼周全,平日的巧舌如簧在趙無恤面前竟然沒派上什麼用處。
卻見趙無恤眯著眼睛,伸出了三個指頭。
端木賜大驚,難道說了這麼多,目的是要他以三倍價錢贖買?無恤小君子不是這樣的人吧!
卻聽趙無恤緩緩說道:“三年,我不是那範氏匠作坊,不會將那些魯人束縛一生一世,我只要他們在我的領地上做工三年。不視為隸臣妾,而是自由的工匠,其家眷可以飽食安居,若是在魯國有親人慾避戰亂,也可以接來。”
彷彿後世為農民工討薪的律師般,端木賜急切地問道:“那三年之後呢?”
“三年後,我准許他們恢復自由身!若是願意留下,自然好,若是想歸鄉,也任他們離去,且贈送路上所需,和返鄉後安家的錢帛。我晉國目前一片安寧,也省了他們奔波勞累之苦。”
端木賜心裡暗道,你晉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