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莫斯科前,宋黎明曾在國內新聞上看到過這個帆船酒店的介紹,那可是國內轟動一時的新聞。帆船酒店坐落在波斯灣的一座人工小島上,由一條彎曲的小路與陸地相連,酒店有56層,321米高,原本叫阿拉伯塔酒店,但因外觀酷似帆船,人們習慣上叫它帆船酒店。
帆船酒店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七星級酒店,號稱波斯灣上的一顆明珠,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酒店四周的每棵樹造價高達3000多美元,簡直是奢侈至極。帆船酒店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迪拜這座城市的符號。
“迪拜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了那裡。”
文京華說這句話的時候眼裡是滿滿的眷戀和不捨,他的思緒一下子又回到了十年前。
八十年代初隨著國門開啟,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出國狂潮,有人出國留學,有人出國打工,目的只有一個——賺錢,打工是直接賺錢,留學是曲線致富,先學習後就業。一時間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一衣帶水的東瀛日本成了國人爭相淘金的熱門之地。
文京華八十年代初從部隊退役後分到一家工廠做了工會主席,按理說,他的工作既輕鬆又穩定,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就完事了,但是在出國熱的刺激下,他那顆不安的心也躁動起來。某一天,北京晚報上一條不起眼的訊息徹底燃起了他的出國慾望。新聞很短,但影響力卻前所未有:
一個年輕的退伍軍人在北京飯店邂逅了一位好萊塢女星,沒過多久就拿到了去美國的簽證,與這位女明星結婚。這條新聞立刻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新聞的賣點不是令人豔羨的中美跨國婚姻,而是新娘和新郎的年齡鴻溝,新娘比新郎竟然大了三十歲!
為了出國不惜付出一切代價,這好像是很多人的共識。不管用什麼手段,只要能出國就行,出國就倍兒有面子,出國就意味著財富和金錢,回國後就能成為人上人。
文京華的心愈加不安起來,同是退伍軍人,別人去了美國,自己什麼都不差,難道就一輩子待在工會里混日子嗎?
文京華對未來的計劃越發清晰起來,他要出國,就算是刷盤子洗碗,他也樂意。經過兩年的折騰,在一位阿拉伯朋友的幫助下,文京華終於踏上北京飛往迪拜的航班,九個小時後飛機降落在迪拜國際機場。從此,文京華在這兩眼一抹黑的城市開啟了打拼生涯。他當過飯店服務員,做過貨場搬運工和裝卸工,也在工地上幹過力工,刷過盤子、洗過碗、綁過鋼筋,後來又自己創業,在迪拜開了一家中餐館,餐館經營不善,最終出兌,後來隨著中國人湧入迪拜,他又開起了賓館,一待就是八年。回望過去,文京華百感交集,他在這裡流下了太多的汗水,一天最多的時候刷盤子刷了兩千多個,他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迪拜,當然也收穫了財富,積累了豐富的從商經驗。當文京華邁入人生的第三十五個年頭的時候,在莫斯科的一次轉機改寫了他的命運。
:()闖蕩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