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上清宮住持真人率領十大道宮,八十一道觀,三十六道院道長排列成行,眾道人鳴鐘擊鼓,香花燈燭,幢幡寶蓋,一派仙樂,都出山門迎接。
洪太尉等眾官員直至上清宮前下馬,住持道眾與洪太尉等眾官見過禮,領著那洪太尉人等步入天師府上清宮。太尉看那官殿時,心下暗暗讚歎。
但見:
門懸敕額金書,戶列靈符玉篆。
早來門外祥雲現,疑是天師送老君。
當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從,前迎後引,接至三清殿上,排了御案,取出丹詔,洪太尉便問道:“如何不見天師真人接旨?”
住持向前稟道:“好教太尉得知:本祖師號曰虛靖天師,性好清高,倦於迎送,自向龍虎山頂,結一茅庵,修真養性,因此不住本宮。”
太尉洪信怫然不悅道:“目今天子宣詔,昨日已差官通告,今日還不見下來接旨,是何道理?”
住持答道:“太尉少怒,非是沒有通報,只是天師久住峰頂,遠離俗塵,我等道術淺薄、無緣知會。”
太尉洪信怒道:“本官奉旨前來,不遠千里,天師避而不見,卻不是戲弄於我,該當何罪?”
住持打個稽首:“太尉息怒,天師不見,詔敕權供在殿上,貧道等亦不敢開讀。且請大尉到方丈獻茶,再做計較。”
當時將丹詔供養在三清殿上,與眾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執事人等獻茶,就進齋供,水陸俱備。
齋罷,太尉洪信再問住持:“既然天師在山頂庵中,日久天長如何生活?”
住持稟道:“這代祖師雖在山頂,其實道行非常,早已不食人間煙火。”
太尉洪信眉頭皺起,心裡暗忖:這道士口氣不小!難道是神仙不成?說道:“只是如今京師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御書丹詔,親奉龍香,來請天師,要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以禳天災,救濟萬民。如今見不到天師,豈不誤了國家大事!奈何?奈何?”說時卻用眼角睃那些道士。
這住持見機言道:“天子要救萬民,非等閒小事。只是天師不在塵世,也不知何年才下得山來一次,太尉若要見得天師,只怕不易。”
“如何不易,住持且說來一聽。”太尉洪信問。
住持面露難色:“太尉官高體貴,怕是……”
“住持但說無妨。”
“只恐太尉怪罪。”
“恕你無罪。”
“欲見天師須要齋戒沐浴,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禮拜,叩請天師,除此再無二法。”
太尉洪信一口茶嗆在喉嚨裡邊,連咳數聲,面色通紅,怒道:“大膽道士!本官堂堂太尉,官居二品,要我獨自上山,叩請天師,豈有此理!”
嚇得信州知州等官離座告罪,不知所言。
住持卻悠然自語:“貧道原本不該說的,罪過,罪過。”
一時方丈裡再無聲響,各人低頭思量。
因太尉洪信見不到天師,心下不喜,眾人又不敢散去,如坐針氈,眼看紅日西垂,道宮裡安排齋供,食畢,和侍從商議一番,眾說紛紜也沒個主見,直到天色已黑,太尉洪信才放下官威,輕聲言道:“明早上山。”
眾人全出了一口粗氣。齊聲讚道:“太尉明鑑。”
一夜無話。
次日五更時分,眾道士備下香湯,請大尉洪信起來沐浴,換了一身新鮮布衣,腳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齋,取過丹詔,用黃羅包袱背在脊樑上,手裡提著銀爐,燒著御香。許多道眾人等,送到後山,指與路徑。
住持又稟道:“天路難行,仙蹤難覓。太尉須得一顆誠心,只顧向前,休生退悔之心,才能得見天師。若心懷二念,只怕豺狼擋道,虎豹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