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為周尚景的老對手,雖然相互算計之際總是敗多勝少,但王保仁一直認為自己足夠了解周尚景。
在王保仁看來,周尚景從來不是一個大公無私之輩,他當然有顧全大局的公心,但私心也絕對不少,為官之道就是“公私兼顧”四字。
在穩定朝廷大局的前提下,周尚景總是儘量為自己與黨羽們爭取各種好處,在保證自己與黨羽們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周尚景也總是會盡力為大明江山做些益事;即不會因為自己的私心私利而影響朝廷大局,也不會為了朝廷大局而損及自己的私心私利。
總而言之,周尚景最是善於平衡“公利”與“私利”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從來都不會讓這兩者相互衝突。
最近這幾天,王保仁在閒暇之際,就曾是詳細分析了周尚景對於農務改革新政的真實態度與處理手法,頗是驚歎於周尚景的高明手腕。
在周尚景看來,明朝境內的糧荒困境已是迫在眉睫,必須要迅速做出改變,所以農務改革新政乃是勢在必行之事,但這項新政又損害了全天下縉紳的利益,極有可能會動搖自己的勢力根基。
若是其他人遇到這種情況,必然是左右為難,只能在“公義”與“私利”之間做出取捨。
但周尚景又是如何處理這項難題的?
他首先是默許了農務改革新政的制定與推行,因為他必須要協助趙俊臣扭轉明朝境內的糧荒困境,然後又在興州境內佈局,給趙俊臣設下了一處陷阱,設法破壞興州境內的農政改革,因為他必須要給自己的支持者們一個交代、一個宣洩機會。
這種做法,看似是自相矛盾、左右互搏,但若是再結合潞州府境內正在發生的事情,就可以大致推斷出周尚景的真實企圖了。
趙俊臣在推行農務改革新政之際,首先是選擇了十處州府作為試點。
而這十處州府之中,又以山東來州、北直隸興州,以及山西潞州這三處地方最為關鍵。
山東來州境內遍佈大量鹽鹼地,耕田面積廣闊,但絕大多數都是劣田,最適合農務改革新政的推廣,而且還有“趙黨”成員之一、山東布政使李立德親自盯著此事。
所以,一旦是來州境內的農務改革新政進展順利、成果斐然,不僅是可以極大增強這項新政的說服力,也可以讓李立德政績顯赫、青雲直上,“趙黨”也可以趁機再次擴張勢力。
只可惜,因為“周黨”成員之一、前任山東巡撫陸遠安的陽奉陰違、極力阻撓,來州境內的農務改革推廣並不順利,一度是毫無進展。
最終,趙俊臣雖然也暫時扳倒了陸遠安,但終究還是晚了一步,來州境內的所有耕地已經種上了穀子、小麥等等舊作物,也就錯過了推廣農務改革新政的最佳時機。
至於北直隸境內的興州,與京城相距較近,又是交通便利,同樣有“趙黨”成員、興州同知柳子岷親自督辦此事。
一旦是興州境內的農務改革新政進展順利、成果斐然,就可以迅速擴散農務改革新政的影響力,柳子岷也可以一躍成為廟堂之中的耀眼新星。
但周尚景則是在興州境內推動了一場民變,險些就要攪黃興州境內的農務改革。
若不是趙俊臣及時親自趕到了興州境內,若不是趙俊臣抽出底牌以周尚景的性命作為籌碼與“周黨”達成了交易,若不是趙俊臣恰好隨身攜帶著大批黃金,興州境內的農務改革說不定已經以失敗告終了。
如果只看周尚景的這兩步棋,恐怕所有人皆會認為,周尚景就是出於私心,想要阻撓農務改革新政的推行。
但實際上,周尚景對於潞州府境內的農務改革新政,卻是至始至終都沒有添設任何阻礙,反而是暗中支援、大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