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林楓心中還是認為應該先讓他在副團職務上,在過渡一下更為恰當,對他今後成長也有好處。
而且向上級推薦,需要經過師黨委會的研究與批准。不過他這個軍事主官的意見,上級肯定會考慮的。這個傢伙的表現,也的確相當的突出,可以說甚至超過想象。如果他真的有這個能力的話,這次也算一次難得的機遇。
林楓知道其實王均的動作也不慢,在上級下達命令之前,已經提前開始調整部署。但這個傢伙,動作比師長還要快。師裡面這邊剛下命令,他那邊已經打響了。一個不拘一格、不死板的師長,自然是喜歡這樣有主動意識的軍事幹部。況且別說師長了,這樣的幹部換了他這個參謀長也是一樣的。
只不過不在一線,要考慮全域性的王均,與身在一線的李賀相比自然動作要慢上一拍。因為他下每一個決心,都要在掌握全域性的基礎上。而且他也得到下面部隊的詳細敵情通報,才能開始調整部署。
他是一師之長,下任何決定都不能草率。每一個決心,都要從全域性來考慮。對付日軍傘兵的威脅,他要考慮怎麼以城內目前兵力,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解決掉這些新出現的敵情。都要如果說他的動作比下面還要慢,那就只能說指責錯了方向。
其實王均的動作已經很迅速了,在陳翰章調集的援軍抵達之前,面對新出現的敵情。作為通遼攻城戰實際指揮員,此刻已經將指揮所遷進了城內的王均,並未單純的等待援軍的抵達,而是先行根據實際情況的調整了部署。
面對新出現的日軍援軍,王均命令已經突進城內的各部,除了留下部分兵力牽制當面之敵,使其絕對不對能突圍相互靠攏之外,各部至少要抽調出不少於一個加強排的兵力,對周邊日軍傘兵進行清剿和圍殲。
在部署清剿任務的時候,王均只有一句話,就是無論出現什麼情況,絕對不能讓日軍傘兵收攏起來。而除了原有已經與殘敵匯合的日軍傘兵之外,絕對不能讓其餘的日軍傘兵與殘敵匯合。只不過身在一線的李賀,這個動作要快上一拍而已。
陳翰章調動的援軍抵達之後,王均在各部均抽調出一個連以班排為建制,配合原來已經在城內的部隊繼續清剿。在全部投入到一線作戰。陳翰章給他的命令很簡單,就是他不用管城外的日軍,只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城內之敵。並做好準備迎接日軍極其可能存在的後續傘兵梯隊。
為了掌握第一手的情況,王均甚至打破輕易不干涉下級指揮的抗聯慣例,透過步談機直接掌握到連一級。不過雖然透過步談機直接聯絡到連一級,但王均只是掌握情況,對於戰術的調整任務,他還是交給城內的營級指揮員進行。
同時他將城內的指揮一分為二,圍殲殘敵的任務,他交給了此刻已經進城的五十三團長唐勇,而自己則親自指揮對散佈在整個城區的日軍傘兵的清剿。對於王均來說,越級指揮到連一級,不是他這個當師長的應該做的。
相對於圍殲殘敵的作戰,他更關注的是對日軍傘兵的清剿。而透過對前部隊情況收集來看,與城內殘敵匯合的日軍傘兵只有一百五十餘人。其餘的大部分傘兵,則因為空降的原因散佈在城區各個位置。
這個時候,正是進行清剿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這個時機,一旦日軍傘兵進入殘敵的控制區,無論這些傘兵戰鬥力究竟有多強,都會拖延自己解決戰鬥的時間。所以必須在日軍傘兵集結起來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利用其眼前分散的時機,儘快的將其消滅。
其實王均更希望這些空降而來的日軍傘兵,都與龜縮頑抗的日軍守城部隊匯合。集中殲滅與分散清剿,對於王均來說,明顯前一個選擇更加輕鬆一些。但是他也知道,這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日軍傘兵的空降面幾乎遍佈了全城,就算日軍動作再快,也不可能搶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