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為六部之一。歷代相沿。長官為禮部尚書。考吉、嘉、軍、賓、兇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通俗點來說,就是外交部教育部宣傳部綜合體。
若是以後世觀點來看,禮部似乎就是個雞肋衙門……
吏戶禮兵刑工,是為六部。
如何為官?無非管人,管錢,用人,用錢,禮部都不怎麼沾邊,看上去稍微弱勢。但古代社會,極重禮儀,禮部往往有關人倫常表、禮教大防,不可謂不重。因此禮部尚書往往由清流領袖大學士兼任,不是雞肋。而吏部尚書者,因為掌持人事,為防尾大不掉,結黨營私,反而極為帝王所提防,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被甩鍋……
然則,禮部與吏部並重的原因,卻是自唐末、宋朝以後之事。
原因為何?
一個詞:科舉!
試想,主持天下學子科舉入仕的重要衙門,每一任主考官幾乎皆由禮部尚書擔任,天然的便成為所有入仕舉子之座師,維繫了封建時代的官僚體系,怎能不為世人所重?
當然,自隋末大亂,科舉已然多年未開,此時的禮部,可不是百年後那般風光耀目、天下景仰的所在……
禮部值房裡,孔穎達一手捋著鬍鬚,一手捧著一本書冊,看得津津有味,不時凝神深思,沉浸其中。
屋子裡寬拓疏朗,並無多少陳設,書案前燃著炭盆,炭火正紅,上面放置著一方紅泥水壺,壺中泉水嘶嘶響邊,尚未沸騰。桌案一角有一支瓷瓶,斜斜的插著一束紅梅,幽香暗渡,為這古樸簡陋的房室平添了一分明媚鮮活。
在孔穎達的對面,一位鶴童顏的老者,正神情悠然的坐於炭火旁,等待著壺中泉水三沸而止。
靜謐的房室裡,唯有炭火的“必剝”聲、壺中泉水的“嘶嘶”聲、以及孔穎達翻閱書冊的沙沙聲……
和諧自然,安寧清靜。
良久,壺中泉水沸騰起來。
鶴童顏的老者自書案下的抽屜裡取出一套白瓷茶具,於一個青瓷罐中取出些許翠綠的茶葉置於茶杯之中,倒水、洗茶、清洗茶具、泡茶、分茶……
姿態優雅而迅捷,片刻,茶杯中沏滿青綠的茶湯,一股恬淡的馨香充盈著簡陋古樸的值房。
孔穎達放下手中的書冊,將之合上,放於案頭,書冊的扉頁上,赫然寫著三個淋漓的大字——《三字經》。
伸出三根手指拈起茶杯,湊到唇上輕輕呷了一口,品了品,孔穎達讚道:“入口順滑,齒頰留香,此生不離此茶矣!”
鶴童顏的老者卻是傲然一笑,灑然道:“衝遠兄謬矣,泡茶最講究的是火候的控制以及手法的精準,此茶雖好,可是也只有經老夫之手雕製出來的,方才稱得上極品,餘者不過解渴而已。”
孔穎達啞然失笑。
這位老友才學絕對是頂尖的,其算學一道幾乎可以稱之為天下泰斗,當世之人莫能出於其右者。然則有大本事之人,皆有大脾氣,這位老友便是如此,其傲然自負的性情,幾乎天下聞名……
偏偏人家聰明絕頂,幹什麼都是出類拔萃,即便驕傲得過分,卻也讓人無話可說。
誰叫你不如人家呢?
孔穎達再次飲了一杯,放下茶杯,喟然嘆道:“你這老東西再來幾次,我這點存貨可就見底了。”
此茶乃是極品的秋茶,據說房家於杭州那邊的茶莊一年總共才產出幾十斤,非但價比黃金,還有價無市。虧得自己年紀大面子也大,太子殿下念著他年老體衰精力不濟,便賜了二斤。區區二斤茶葉,對於一個好茶之人來說,簡直微不足道……
尤其是這位老友最近總是往自己這邊跑,這茶葉的消耗兩日益增大,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