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與此同時,戶部衙門之中。
李成儒坐在自己的辦公房間裡,卻完全沒有心思處理自己面前已經堆積如山的戶部公務,他的表情間充滿了糾結與矛盾,似乎正在考慮某些至關緊要的事情。
德慶皇帝今天召集眾位閣老與尚書,討論太子朱和堉與眾位藩王之間相互彈劾的官司,考慮到朱和堉的目前處境,這件事情毫無疑問會影響到今後的儲君廢立。
李成儒作為朝廷高層之中唯一一位朱和堉的鐵桿擁躉,這個時候自然是充滿了緊張與擔憂。
至少,理論上李成儒應該是處於這般狀態之中。
然而,出於某種奇怪的心理,李成儒的緊張與擔憂僅是流於表面,反倒是一種患得患失的情緒佔據了他的心頭。
而且,李成儒心中的患得患失,也並不是針對於朱和堉的未來廢立前景,而是針對於趙俊臣與他自己的往後關係。
若是接下來朱和堉被廢黜了儲君之位,那麼……趙俊臣與朱和堉之間的結盟關係,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
這樣一來,李成儒作為一個朱和堉的擁躉,今後應該如何與趙俊臣繼續合作?又應該用何種身份與趙俊臣繼續相處?
也正是緣於這種奇怪心理,眼見到德慶皇帝單獨把趙俊臣留在御書房內談話之後,李成儒並沒有留在御書房外面等待趙俊臣、急切向趙俊臣打探訊息,反而是直接返回了戶部衙門,就好似躲避著什麼一般。
返回戶部衙門之後,李成儒不由是思索了很多很多,也開始回顧自己這些年的仕途。
從前時候,李成儒作為一名清流官員,性格上難免是有些不合群的清高,所以他的仕途一直是磕磕絆絆、並不順利,從來都沒有擔任過任何一個衙門的最高長官、也從來都沒有擔任過任何一地的封疆大吏,一向是在別人手下做事,這也就讓李成儒的性格稍軟,一直都不夠強硬果斷。
等他好不容易熬夠了資歷、攢足了清譽,被德慶皇帝任命為戶部尚書,正準備放手大幹一場,卻很快就被當時還是戶部侍郎的趙俊臣給架空了。
李成儒事後回顧那段經歷,卻發現德慶皇帝也許從來都沒有重視過他,那時候之所以是把他任命為戶部尚書,其實就是因為他的性格較為軟弱、無力節制趙俊臣的緣故,在德慶皇帝眼裡他只是趙俊臣的踏腳石罷了!
所以,隨著趙俊臣的迅速崛起,李成儒也很快就黯然退出了官場。
但自從李成儒在趙俊臣的支援下,返回廟堂再一次擔任戶部尚書之後,這段時間的仕途經歷可謂是截然不同,說是一帆風順、事事如意也毫不為過!
趙俊臣早已經規範好了戶部衙門的運作、以及朝廷錢糧的週轉,李成儒擔任戶部尚書之後只需要蕭規曹隨,完全不必耗費多少心力,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收穫政績!
而且趙俊臣這一次也很尊重李成儒,雖然還是在暗中牢牢掌控著朝廷財政大權,但也沒有完全架空他,所以李成儒在戶部衙門之中依然是擁有一定實權,沒有任何人敢小覷於他,朝廷各大衙門想要從戶部索要更多經費,就必須要看他的眼色,這自然是大幅提升了李成儒的廟堂地位!
不久之前,在趙俊臣的指示之下,李成儒更是藉助一樁“漕船走私案”,成功扳倒了當朝首輔沈常茂,一時間可謂是風頭無二,今後說不定還能借著這件事情留名史冊——身為一名清流官員,這簡直就是人生巔峰了!每當是回想起來,李成儒都會產生一種無法描述的強烈快感。
名望、政績、實利……這都是絕大多數官員求而不得之物,但對於這段時間的李成儒而言,這一切卻是唾手可得!
簡而言之,李成儒重返廟堂之後的這段時間,可謂是他進入仕途三十年以來最為舒坦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