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頁)

人反對。“方以類聚”的真正意義,方是指空間、方位,所以學《易》要注意時間與空間,也是現代的科學精神,中國過去不稱空間而稱“位”,“位”這個字用得比“空間”還要更好。懂了《易經》以後,處理事情,到處都有位的因素,譬如我們現在立腳的一塊地,在五十年前,是荒郊野外,沒多大價值,可是到五十年後的今天,雖不是黃金地帶,也是白銀地帶了,這就是位的作用。任何事情,一個很好的計劃,太早或太遲提出來都不能實現,一定要在恰好的時間提出來才能做到,而且是雙重因素,除了時間,還有位置。方以類聚,每一方位的人,乃至個性、情緒都不同,物也是一樣的道理,像臺灣高山上和大陸溫度相同的地方,種出來的某種蔬菜,看起來外形和大陸的一樣,可是吃到口裡,就不一樣,這是因為方位不同,這就是方以類聚。至於“物以群分”是說在物理世界,一群一群的分類現象,就是這個道理。於是吉凶在這裡發生了,“吉凶生矣”。學《易經》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未來的事情,只有兩種結果,就是吉或兇,好或壞,做生意不賺錢便蝕本,沒有做一年生意,不賺一毛也不賠一毛的。過去有人跨著門檻要求卜卦者卜斷他是進門抑或出門,因而把卜卦者難倒了。假如我是卜者,我會斷他不進門則出門,這斷法表面上看來好像很滑頭,其實這是一定的道理,吉或兇,都是因人的心理而產生的,為什麼呢?因為“方以類聚,物以群分”,這一類的人和那一類的人,利益有了衝突,於是吉凶就分出來,到這裡,也把《易經》運用的原則告訴了我們,那麼我們怎樣知道過去未來呢?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就是說,欲知過去、未來的學問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學會,只要看見太陽系統裡,星辰運轉的法則,懂了它的原理,在地上的每一成形的東西,山是高的,水是流動的,任何現象,都可以看得出來的,懂了變化的法則原理,那麼對於過去、未來便都知道了。

剛柔相摩 八卦相蕩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執行,

一寒一暑……”

這一段的意思是接著上面來的,是研究《易經》八卦道理最重要的地方,這是指我們現處的太陽系統,所帶領的星球世界中的物理法則,擴大一點來說,也可以說是宇宙執行的法則。懂了宇宙執行的法則,自然會了解人事,正如儒家所標榜的“天人合一”的道理,至於把這個法則應用到另一個太陽系統,是不是相通呢?推測下來,大概也是相通的。

現在說的“剛柔相摩,八卦相蕩”,就是說我們人類所居住的這個太陽系統以內,物理的法則都由剛柔(這是兩個物質世界的代號)也就是陰陽,互相摩擦而產生。宇宙間,任何東西,都是由這兩個相反的力量,互相摩擦才生出來的,這是摩。至於八卦相蕩,開始時我們已經畫過八卦,為了解說的方便,現在需要先介紹一些關於《易經》的基本知識。

先說什麼是《易經》?前面我們曾經說過,“易”就是變易、不易、簡易三個原則,這是漢代儒家提出來的解釋,這個解釋對不對倒是另外一個問題。究竟為什麼叫作《易經》?這是根據漢朝一位道人魏伯陽——道家的神仙,又名火龍真人的說法來的。他有一本有名的著作叫《參同契》,朱熹一輩子不敢說對這本書已經研究通了。這本書是根據易理講修道的書,也就是中國所謂道家的鼻祖。在書中,他提到了“日月為易,剛柔相當”的話。我們看古文“易”字,上面是日的象形,下面是月的象形,把上面太陽下面月亮合起來,便是“易”字了。這個意思是說,《易經》這本書,是敘述我們人類這一個太陽系統的宇宙中,日月所執行的一個大法則,可見有關《易經》的定名,以魏伯陽的解釋為最正確。可是自宋朝到清朝這幾百年間,很多

最新小說: 紅溫AD:噴的越狠,C的越快 迷霧求生:開局一人一狗一把斧 網遊之開局獲得半神器 全球降臨異世界,瑟瑟發抖 遊戲入侵,錢是廢紙?我大量收購 驚,全網黑女星是電競大魔王 重生了,我成了死亡騎士 身穿星際:棄獸們搶著求她做妻主 明凱啊,這麼懦就回家養豬去吧 第五人格:我的意識領先版本兩年 混江湖的誰談戀愛啊 世子穩重點 咒禁之王 溼卵胎化 我在現實世界武道加點 靈能者不死於槍火 皇修 霍格沃茲的渡鴉使者 魔道降臨美利堅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