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公心的表現,也只是一種偽裝罷了。
時至今日,趙俊臣已經為朝廷營造出了大好局勢,所以趙俊臣毫不懷疑朝廷收復河套的計劃可以成功。
但這件事情的真正麻煩,卻是要等到朝廷成功收復河套之後——百姓移邊之後的安置問題,邊軍駐防之際的建立衛城、大面積開墾農田期間所需的農具與種子,這些事情皆是需要消耗天量的銀錢與糧草。
可以說,僅是這些善後事宜,就足以抵消朝廷今後年的財政收入。
所以,趙俊臣也就為自己再次爭取到了年時間的緩衝期。
此前,趙俊臣認為朝廷中樞與德慶皇帝十有八九是抵擋不住開疆擴土的誘惑、極有可能會同意出兵收復河套的計劃,但這件事情終究是存在一定的變數,所以趙俊臣的心情也一直有些懸著。
實際上,趙俊臣早就做出了決定,一旦是朝廷不同意出兵收復河套的事情,他就會強行推動這項計劃,讓生米做成熟飯。
這也是趙俊臣知道了朝廷傳來新聖旨的訊息之後,就一直是神情嚴肅的原因。
此時,聽完了聖旨內容之後,趙俊臣的心情頓時是放鬆了許多。
於是,趙俊臣領旨謝恩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端起一杯茶茗輕輕飲著,順便是冷眼旁觀著總督府正堂內的眾人表現。
梁輔臣宣讀了聖旨之後,頓時是掀起了一陣譁然與混亂。
有些官員因為趙俊臣這次全殲了蒙古聯軍的輝煌戰績,認為蒙古人的戰力低下,不由是心中輕視,認為自己迎來了一次大展拳腳、獲取軍功的大好機會,紛紛是神情振奮、積極請戰。
還有些官員的畏戰情緒已是根深蒂固,即使是見證了趙俊臣的赫赫戰功之後,也不能扭轉想法,一個個皆是表情不安,他們縮著身子,鼻觀口、口觀心,生怕自己會引起梁輔臣的注意、被派到草原上送死。
另有一批官員擁有一定的眼光見識,即是見到了機遇,也是看出了危機,不由是有些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卻是有些按耐不住,七口八舌的提出了一些異議與顧慮。
這般情況下,場面不由是有些混亂。
梁輔臣卻是一個立場堅定、自有主見之輩,見到場面漸漸失控之後,頓時是表情冷肅的大聲喝到:“肅靜!……你們都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這裡是三邊總督府,又豈能像是民間菜市一般喧鬧?成何體統!”
說完,梁輔臣轉目環視著眾位文武官員,然後又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聲音說道:“我們是朝廷的臣子,手裡拿著朝廷的俸祿,既然是朝廷中樞已經下達了旨意,我等自然是要遵旨辦事!所以,本閣不希望再聽到有任何人提出質疑,也不想看到有任何人退縮怯步!從現在開始,這裡只需要討論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完成陛下的旨意,出征草原、收復河套!”
因為被馬匪綁架的事情,梁輔臣的威望大受打擊,但他畢竟是欽差大臣、朝廷閣老,見到他的強硬表態之後,總督府正堂內的眾位文武官員頓時是不敢再有喧譁,也不敢再是提出任何異議。
見到眾人的順從表現之後,梁輔臣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開口問道:“依照朝廷的命令,這一次將是由陝甘境內的各軍將士擔任出征草原的先鋒,這項任務至關重要、不容有失,各位大人皆是陝甘境內舉足輕重的文武大員,可有什麼想法與計劃?”
在梁輔臣想來,這裡的絕大多數官員都是初次得知朝廷要出兵收復河套的事情,倉促間絕不可能提出多少有用的意見,即使是偶爾提出一些想法,也必然會有明顯缺陷。
這般情況下,梁輔臣拿出了趙俊臣精心準備的那份計劃之後,就必然會讓眾位官員驚為天人,到時候梁輔臣的威望也會大為高漲。
這般做法,顯然是竊取了趙俊臣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