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闓帶著軍隊回到廣陵之後,休息了兩天。得知袁術派孫策去攻打廬江的訊息,張闓又把江都的張昭給調了回來,想找他規劃一下自己將來的發展路線。
徐州現在三足鼎立,劉備和陳家混在一起,屬於徐州最大的一股勢力。其次就是剛剛吃了敗仗的曹家,最後就是佔據廣陵郡的張闓。
當然這是明面上的演算法,如果真的按綜合實力來算的話。佔據廣陵郡的張闓,實力卻是三家之最。
如果張闓不是穿越者,知道歷史走向。那麼他一定會跟劉備默契的聯手,蠶食曹家的勢力。隨後,劉備與張闓在爭奪徐州。
但張闓知道,要不了一兩年,呂布就會兵敗兗州,帶著殘兵敗將來到徐州。有呂布這條強龍的加入,讓本就十分複雜的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讓張闓對自己未來的規劃,出現了一絲迷茫。他不知道該繼續留在徐州,等待呂布的到來,還是把發展重心放在南邊。沿著孫策的腳步,一統江東六郡。
畢竟在不久的將來,呂布,劉備、陳宮關羽,張飛,張遼,高順等一系列頂尖文臣猛將就會聚集徐州。不請他們喝個酒,張闓心有不甘。
但沿著孫策的腳步,先統一江東六郡,然後再北伐中原,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就是張闓左右為難的地方。
張昭還沒回來,張闓就整天往張紘府上跑。親自把廣陵郡所有的政務送過去的同時,向他請教。
但張紘擅長合縱連橫,這戰略佈局非他所長,聽到張闓對未來的兩種規劃,他也陷入了左右為難之境。
於是兩人商討了半天,也沒有商量出一個好的結果來。直到張昭回到廣陵縣,張闓又把同樣的問題說了出來,讓他幫忙想一下,兩種方案哪種更好?
張昭雖然善於內政,長於軍略。但對未來的規劃和戰略佈局,也非他所長。
……
“主公現在佔據廣陵郡,與劉備、曹豹三分徐州。短時間之內,誰也改變不了三足鼎立之勢。不如選擇第二條方案,將未來的發展規劃放在南邊。
南邊有袁術的十餘萬大軍,是我們南下的絆腳石。但袁術的地盤過於狹長,東起揚州淮南,西至荊州南陽。在他們之中,還佔據著豫州的汝南郡。
只要袁術把南邊的大軍調走一半,我們就有機會趁機南下,攻打江東六郡之一的吳郡。以吳俊郡為起點,席捲江東六郡。
至於徐州這邊,主公只需要派遣一員大將鎮守即可!”
張昭經過幾天的討論,說出了當下的建議,他是比較偏向南下發展。
聽完張昭的話,讓張闓生出了一股認同之感。他們還不知道孫策已經喝了料酒,南下發展絕對能成為一方霸主,替代三國之一的吳國。
但也僅限於一方霸主,統一天下的機會十分渺茫。畢竟歷史上的王朝更替,多以北攻南為主。(那個開局一個碗的帝王除外。)
這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北方人不善水戰,南方人同樣不善騎戰,更是因為北方地勢遼闊,戰馬眾多,騎兵力量強大。
……
“曹操和呂布正在爭奪兗州,公孫贊和袁紹又在爭奪青州。相信要不了幾年,他們四人之間就會分出兩個勝者。
到時候徐州不可能置身事外,成為勝利者拉攏的物件。而且劉備和曹豹絕對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壯大,一定會在關鍵時候拖我們的後腿,在我們發展重心放在南邊的這段時間裡,很有可能促使他們兩人結盟,聯手攻打我們,不得不防啊!”張紘堅持己見的說道。
張紘的想法是以不變應萬變,暫時整軍備戰,伺機而動。
本來張凱就非常難以選擇,經過他們兩人這一分析之後,就更加的迷茫了。不知道該把自己的發展重心放在徐州,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