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蘇曉佳最新出爐的設計作品。
只見圖中的竹樓臨水而立,依山而築,分為上下兩層,是那種傳統的半乾欄式建築,也稱吊腳樓。
其特點是上層的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下方靠柱子支撐。
整體建築呈南北向分佈,屋頂是人字形,上面覆蓋茅草,朝外的有繞樓的曲廊,南側的曬臺連線著上下樓梯。除了梁、柱之外,牆壁、曲廊護欄、樓梯扶手都用竹子材料,圖上特意畫出了竹節的特徵。
也許是考慮到人手和工藝的問題,竹樓的造型古樸簡潔,沒有更多的花式。但正因為如此,再加上竹子天然的材質,下層柱體附近種植的青竹和芭蕉,整體建築與山勢配合,看上去渾然一體,顯得非常協調。
“畫得不錯嘛,我早就說過,這沒什麼難的。曉佳妹子這麼聰明,只要稍微用點兒心,一定可以輕鬆搞定。”江逸晨微笑著誇獎道。
蘇曉佳聽了,臉sè微微泛紅,心情很是愉快。
但要說輕鬆那可未必,這些天來為了設計竹樓的方案,她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從竹樓的歷史、民俗到結構、材料選擇與處理等等,都翻了個遍。
說實話,竹樓瞧上去簡單,但真正要動筆進行設計,也tǐng不容易的。
前幾rì島上的石鎖兒和喜子,在選址處用手機拍攝了一些補充地形照片,又用皮尺量了坡度、距離等引數,一同發到她的郵箱裡。
她根據網路資料上學到的東西,再結合具體資料,花了兩天時間才畫出了這些方案圖,期間改了又改,廢掉了不少。
江逸晨接著又繼續看下面的平面佈置圖,上面標註了大致上的尺寸以及文字說明。
竹樓的一層不設圍牆和房間,只做為放置雜物或者飼養牲畜所用。人們主要在二層活動與居住。
二層大體上分為zhōng ;yāng的堂屋和兩側的廂房,堂屋相當於公寓房的客廳,是會客和集體活動、用餐的地方,
南北的廂房被隔成幾間小屋,分別用做臥室、儲藏室、廚房以及淋浴室和衛生間。
前面的倒是很平常,就是後面三項實現起來有些難度,關鍵是上下水的問題。這個還得與石鎖兒他們一塊兒好好琢磨一下。
還有廚衛的位置,似乎放到一層去更為合理,這樣樓上居住的環境比較衛生和乾燥,而且可以騰出地方多設立兩間小屋。
他將自己的意見告知蘇曉佳,後者想了一下,點點頭表示贊同。
蘇曉佳坐在辦公桌對面,拿起一隻筆,連比劃帶書寫,向江逸晨詳細解釋她的設計思路以及一些細節。
兩人對平面方案圖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把一些不妥當的地方做了修改。
蘇曉佳特意說明,竹樓整體方案比較簡樸,儘量不設定一些純裝飾xìng的東西。唯一的例外,是她參考南方苗家的吊腳樓,打算在堂屋外的懸空走廊欄杆處,安裝一段獨特的S形曲欄靠椅,民間有一美稱叫做“美人靠”,這是因為苗家姑娘們常在此挑花刺繡,向外展示風姿而得名。感覺上非常有情趣。
當然靠椅主要還是用作居民勞累過後休閒小憩、納涼觀景,飲水聊天等等。
就是這種設計要多費不少人工,所以要看江逸晨的意思。
“tǐng好,這麼有情調的東西當然要保留。費事兒就費點兒,值得。”江逸晨爽快地拍板定案。
他以前曾經在反映南方少數民族生活題材的影視劇中見過不少這種情景。竹樓上打扮得漂漂亮亮、身著盛裝的年輕姑娘,坐在前廊靠椅上,展示曼妙的身材,搔首弄姿擺絲,裝模作樣地繡個花、做點兒針線活什麼的。
而樓下芭蕉樹旁站著一位毛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