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趙匡義刺激下,宋軍那是不要命的進攻,死了無數兄弟夥伴,皆殺紅了眼。聞聽城破,三軍不要命地往城頭上爬,那一刻殺氣沖天,幾乎整個太原城上空都佈滿了血氣。
趙匡義喝道:“三軍勒麾稍退。”
“陛下,為何?”崔翰問道。
“三軍激怒,朕怕現在入城,連朕也無法約束,而使太原城屠。”
宋軍站在城外呆了一會,看到大家一起冷靜下來,趙匡義這才下令進城。
劉繼元率領群臣來降。
可這時候趙匡義與宋九等人不由抬頭看著東南方向,宋軍入城了,北漢無人反抗,四下裡安靜一片,唯獨東南方向繼續傳來廝殺聲。趙匡義對身邊的一個小黃門道:“你去看一看。”
一會兒小黃門騎馬回來稟報,原來是劉繼業與他的兩個兒子帶著手下,繼續孤軍在巷戰。
“劉繼業……”趙匡義笑了一下,讓劉繼元派人過去喊話。楊繼業這才停下反抗,望北再拜大哭,解甲來見趙匡義。
這時劉繼業還未梳洗,雖解了甲,身上沾滿了鮮血,有他的,但更多是宋軍的,不知道他殺了多少宋兵。這讓宋九很擔心。
不過出忽大家意料,趙匡義並沒有殺劉繼業,反而好言安慰,又給了劉繼業一個左領軍衛大將軍的散職,並且讓其還本姓楊,然而中間繼字免掉,省得他忘不了自己這個乾兒子身份,直接留一個業。趙匡義賞識楊業非是他軍事能力,這時楊業表現並不出色,敗於李繼勳之手。敗於党進之手,敗於田欽祚之手。除了悍不畏死外。怎麼看也不象一個名將。
之所以看中,乃是楊業的識大體。
北漢迫於宋朝之逼。以三四萬之戶百姓養著幾萬大軍,再加上契丹不顧北漢成了契丹忠實的看門狗身份,還時不時來打秋風,這使楊業十分氣憤與痛恨,因此苦勸劉繼元為一方百姓,主動投降宋朝。
同時也看中他的忠心,楊業對契丹反感,但對宋朝不反感,然而宋軍入城。因未得劉繼元手令,他仍在孤軍奮戰,不怕犧牲,這一條几人能做到?
所以必死的不必死,不必死的必死。
宋九卻好奇地看著楊業。
他是參知政事,沒權過問樞密院事務,因此對前線諸將不大瞭解。直到來到太原,才知道真有一個人叫呼延贊,但不是北漢將領。而是宋朝將領,曾隨王全斌入蜀立下戰功,提為副指揮使,這次作為指揮使來到太原城下。因為奮勇登上城頭得到趙匡義嘉獎召見,宋九才知道此人。不然這一次十幾萬大軍,幾百名指揮使。宋九都不知道。
還有一個人,王貴。他的地位更高一點,是做為刺史身份曾獨立攻打沁州。並且這兩人原籍皆是太原人。
楊家將啊。不能再讓楊業死在狼牙谷了,不然後世編書時,不僅潘美悲催,可能自己同樣會悲催。
於是諸事安定後,喊來一名北漢降兵說道:“帶我去楊業府上。”
小兵卒還不知道楊業改名了,又是害怕,顫抖著聲音問:“宋相公,那個人是楊業。”
“劉繼業。”
“劉將軍,我知道。”
小兵將宋九帶到楊業府上。
嚴格說楊業也能算是北漢的王爺,並且是重將,不過因為北漢經濟困難,府邸並不奢侈,只是簡單的幾個院落。
論地位,兩人是天壤之別,宋九乃是朝廷的副相,楊業僅是一個降將,就是他那個什麼大將軍在宋朝眼中同樣什麼也不是。然而楊業雖迎了出來,並沒有誠惶誠恐。
宋九嘆息一聲。
做人是要有傲骨的,沒有骨氣還能成為名將嗎?
但可能這個骨氣後來導致他與潘美之間發生矛盾,那麼結果只有一條,必死。
宋九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