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了我們。這才是要害。以下這條關係鏈便是本書想要揭示的主題:
上帝→莫扎特→人類
吹著莫扎特的長笛,彈奏莫扎特的鋼琴,我們才不慌亂,平和,有信仰,有生存的勇氣。
題記八則(1)
1在大自然界,只有驚濤拍岸、小溪潺潺、樹葉因風至而沙沙作響和小鳥清唱枝頭這類聲響。
這聲響並不是音樂。
音樂是人類獨自創造出來的語言和文明,為的是表達、描述人類的靈魂狀態;以及感覺、心緒、激情和思索,有時柔婉哀怨;有時沉雄、悲壯。我們十分驚訝:為什麼不同的旋律、和聲與節奏同音的高低、時間的長短、音量的大小作種種排列組合,結合在一起,便能成為刻畫人類靈魂普遍狀態的一種抽象形式語言呢?我們兩位作者到老到死都會為這種神秘現象而驚訝。
有朝一日,人類要是乘宇宙飛船去同外星人交流思想感情,請務必帶上莫扎特的幾張鐳射唱片:《第22鋼琴協奏曲》(),《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和《第41交響曲》()。若是外星人能同這些曲子共鳴,他就一定能同人類進行思想感情的深層交流。
2誰也不知道主宰21世紀的會是什麼。上帝死了,天使也失蹤了,人類好像失去了座標和依託。幸好,莫扎特和貝多芬還活著。至少,我們可以繼續依託他們的音樂,活在茫茫然失其所在的21世紀,面對一大堆難題,如人###炸、難民潮、戰爭、暴力和恐怖活動、吸毒和全球環境汙染。
3多年的感覺、內視和內心反覆的體驗告訴我們,莫扎特的音樂是一座座流動的既宏偉又精美的建築或雕刻。主要是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當然也有古希臘的建築柱式:以雅典神廟為依據的多立克型、伊奧尼亞型和科林斯型的絕妙;好像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的身影。夜晚,走在上海外灘,那裡的建築群便會幫助我們這###人把握莫扎特音樂的氣象和風骨。我們寫這本書,就是力圖用漢字把感覺中的莫扎特的流動建築一一描繪出來。這很難。也許這是狂妄,至少是費力不討好。試試看吧。我們動筆僅僅是為了表達對莫扎特的崇拜。而崇拜是談不上狂妄或失敗的。征服才有勝負。
4有心理學家做了實驗,將初生嬰兒分成幾組:一組聽不到任何聲音;二組用節拍器仿聲;三組播放母親心跳的錄音。結果表明,第一組啼哭不休;第三組僅用了其他兩組所用時間的一半,嬰兒便睡著了。
看來,嬰兒在出世前他的心臟就被母親的心臟起搏、啟用著。母與子之間的心跳和諧共振,既是生理交感,也是情感的交流。
成年後,人脫離了母親懷抱,陷進社會和外界環境的種種擠壓,在自己的潛意識層,總是眷戀、回憶母親心跳那安詳的律動。
我們推想,莫扎特音樂(比如他的單簧管五重奏和圓號五重奏)之所以能征服我們,是不是類似於我們渴望復得母親心跳起搏的一種代償性滿足呢?是的,當代人的心需要起搏,啟用。我們渴望莫扎特音樂,原是希望我們的心跳同莫扎特心跳之間達到一種和諧共振。
現代人受外界環境的重重擠壓真是太大太多,比18、19和20世紀要大得多,嚴重得多。重金屬搖滾,那嘶啞的唱,那燈光的晃眼,並不能緩和、減輕擠壓。
5當代西方重要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有句名言:“對於那些不能言說的東西,我們必須沉默。”
我們承認,人生在世,的確有許許多多無法用普通日常語言說出的東西,但是人性又不甘心沉默。莫扎特彈琴作曲,便是企圖打破沉默的行為。他的音樂之所以能打動我們,是因為他說出了我們無法言說的某些東西,某些情緒,某些心靈狀態。他的音樂,代替我們打破沉默,所以我們才感激他,崇拜他。青年一代崇拜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