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後面的模組固定工作,費了不少的勁。李翔拿來的中微子通訊模組,畢竟不是原配產品,和機器人上預留的螺絲孔位根本不符,張學敏拿著電鑽,在原來的框架上重新開了幾個孔,才完成了模組的固定工作。
做完這些之後,張學敏也沒有急著安裝外面的防水外殼,而是按下了位於機器人頭頂上的開機按鈕。下一刻,電路接通,機器人頭部兩側的幾個指示燈開始有規律的閃爍。時間不長,機器人啟動自檢完畢,李翔面前的電腦螢幕上彈出一個訊號接入資訊。李翔移動滑鼠,點選“允許接入”按鈕,之後一個影片播放視窗彈了出來,從水下機器人那裡傳遞過來的無線訊號,經過解碼還原成影片影象,呈現在了電腦螢幕上。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很好,影片訊號傳輸穩定,清晰度很高,看起來比原來那套長波通訊模組好很多。”
“影片的延遲很低,即使機器人快速移動,呈現出的影像也沒有產生拖影現象,這對遠端操作人員太友好了。”
張學敏和他的幾名學生,動手進行了多項測試,包括使用通電線圈模擬出來的強電磁干擾,結果電腦上呈現出來的畫面始終清晰穩定,延遲控制在一秒以內。中微子通訊模組,展現出了強大的穩定性和實時性。
“現在距離太近,也測試不出什麼。儘快組裝好防水外殼,放到海底去測試一下,就知道這套中微子通訊模組的抗電磁干擾能力如何了。”
“恩,我這就給耿所長打電話,讓他送兩套水下機器人的操控平臺過來,讓你進行改造。”
深海一號海洋考察船目前所處的區域,屬於遠離陸地的遠海區域,並沒有手機訊號覆蓋,所以不能使用手機打電話。不過這個實驗艙室內就有船舶內部聯絡用的有線電話,張學敏拿起電話,跟甲板上的耿懷遠溝通了一下。很快兩個工作人員上門,帶來了兩臺厚重的膝上型電腦,和兩個造型怪異,按鈕非常多的手柄。本來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套體積非常龐大的天線系統,用於接收水下機器人回傳的長波訊號。不過整個長波通訊系統都被淘汰了,那個體型巨大搬動困難的外接天線,也就沒有搬過來。
拿到這個操控平臺之後,李翔同樣丟了個解析技能上去,很快就弄明白了這個東西的構成。整個平臺中,作為主機和顯示器使用的是一臺帶三防功能的膝上型電腦,上面安裝了一顆國內自產的龍芯ux系統,效能不算太高,用作操控水下機器人卻是足夠了。而旁邊那個造型怪異的手柄,則是從遊戲手柄魔改過來的機器人操控手柄,包含了17個按鍵,四個搖桿,以及一枚精密九軸陀螺儀,可以操控水下機器人做出各種機動動作。
大體瀏覽了一下解析獲得的技術資料和圖紙,從中找出長波通訊模組的位置。李翔從實驗室內找到一套螺絲刀,熟練的拆開筆記本後蓋,將一塊插在主電路板上的小板拆了下來,它就是進行長波接收和初步解碼的通訊模組了。拆掉它之後,李翔再次拿出一箇中微子通訊模組,進行韌體的修改和介面的改造,完成之後接在了筆記本通訊介面的位置。然後開啟電腦,進行無線通訊和機器人操控測試。
訊號連線一次透過,水下機器人拍攝到的實時影像很快出現在了電腦的螢幕上,李翔拿起旁邊的手柄,控制機器人做了兩個動作。儘管李翔已經掌握了水下機器人和控制平臺的所有技術資料,也清楚要如何操控這臺測試機器人,奈何雙手的操控能力有限,跟不上大腦的速度,表現在機器人上,就是動作卡頓,毫無美感,甚至一度要跌倒在地上。
“呵呵,李小友,這水下機器人的控制頗為複雜,需要學習適應一段時間,才能熟練掌握,還是讓我來吧。”
“確實滿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