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就在微子啟兩人進入皇宮之後,公子偈立即遵照比干的吩咐跑去了微子啟的府上,他本與這兩位庶王子交好,只說是得了他二人的吩咐將各位大臣送回家中,家丁自然不敢懷疑他,立即就領著他進入府裡將眾位大臣弄醒,帶了出去。
這些大臣出現在此,自然也是公子偈得了比干的命令送進皇宮裡來的,為的就是讓他們親眼看看他們一向稱讚、交好的兩位庶王子謀逆的事實,免得到時候他們唧唧歪歪,讓紂皇在砍掉兩位兄長腦袋的同時還能找到藉口再宰掉其他的大臣。
紂皇本來不同意這件事情,覺得實在多餘又囉嗦,無奈比干以洩露微子啟兩人的陰謀為要挾,讓他不得不退讓了一步。
群臣見到此番情景,是再難為這兩位王子向紂皇求情,不僅是因為忠心,還因為這兩位庶王子自己謀反也就算了,竟然還要拉他們入水,幸好亞相將他們領了進來,可以當場向紂皇表明忠心,否則以紂皇一貫‘寧殺錯不放過’的作風,就算不誅滅他們九族,也絕對會叫他們本人去給微子啟、微子衍陪葬!
作者有話要說:
☆、封神亂(二十一)
作者有話要說: 資料更改:金甲留給江一春的兵馬從1000改為300
商朝的繼承製在後世看來有那麼點變態、不近人情,是非常嚴格的嫡長制繼承法。以紂皇為例,如果他死了,第一順位的繼承人是他的兩個嫡子,第二位是他父親帝乙的嫡子,第三順位的是他爺爺文丁的嫡子……依次類推,直到所有的嫡支都死光了,才能返回來輪到紂皇的庶長子、庶次子……依次順序再往上一輩推。
也就是說,就算微子啟與微子衍能夠殺了紂皇父子三人,皇帝這尊位也輪不到他們來坐,說得直白難聽點,就是公子偈這個文丁的嫡長孫都比兩位庶王子更有資格坐上王位。
縱然在朝的忠義之士早就看紂皇這昏君不順眼,恨不得有個人取而代之,但是他們瞎了眼才會跟隨微子啟與微子衍,雖然孔子還未出生、儒家更無從談起,但是“名不正言不順”這樣的道理諸位大臣還是懂的!
諸位大臣若這一次真的被微子啟的一句話被迫和他綁在了一條船上,那後果真是想想都��幕牛�俏收飧鍪瀾縞夏囊桓齙弁蹕不棟鎰瘧鶉嗽旆吹拇蟪寄兀考幢闥�虼碩�芤媯�幢閽菔輩換岫運�嵌�叮��切慕嵋汛媯�蘸笞苡斜磺逅愕氖焙潁�
因此,現在根本沒有一個大臣肯站出來為兩位庶王子求情,唯恐坐實了與他們合謀的罪名,平時與微子啟、微子衍交好是一碼事,關鍵時刻這幫貴族出身的大臣是絕對不會站在對家族不利的立場上辦事的!
紂皇望了眼自己親愛的大臣們,看著他們個個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心裡沒意思透了,他當初怎麼就傻叉地接受了比干的投誠了呢?這不給他使點絆子就渾身不舒服的老匹夫真就該早早地挖心死掉才是!
紂皇心中後悔莫及,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賣,他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好良機從眼前錯過,除了誅殺微子啟、微子衍以及一部分蝦兵蟹將,卻是滿堂文武再也動不了一個人!
哦不,還是有一個的,那就是被微子啟點名提到的武成王:雖然不能定他一個謀逆的罪名,但就他沒能好好護衛皇宮的安全,不僅沒能察覺到微子啟兩人的謀反計劃,還中了他們的陷阱跑去喝酒,讓百多名刺客趁機進了宮門行刺,這擅離職守的罪名紂皇是一定要戴到他頭頂上的。
紂皇一項項罪名丟了過來,自知確實犯了大錯的武成王只是沉默地跪在下首接旨,連半句反駁的怨言都沒有。紂皇宣佈完罪名,立即下了一道旨命令武成王回家老實待著,好好想清楚自己錯在了哪裡,直到寫出一份深情並茂、足可感動紂皇的萬字檢討書才能回來!
武成王接了聖旨,垂頭喪氣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