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南北宋在和異族的大戰中,多數都是採取守勢,只有熙河開邊少數的幾次主動對外擴張,所以論進攻城池,宋軍或許在歷朝歷代軍隊中都得墊底,但是說到守城,那絕對是佔據巔峰的。
神臂弩、三弓床弩甚至火器等等大中型守城器械,都是在宋軍一次一次依託城垣浴血奮戰中發明出來的。相對的,除了先進鋒利的器械,南北宋對於城池的修築也是獨具一格。
因為宋室的富裕,所以大多數城牆上面都是不惜人力物力構造大量的敵臺和馬面。
敵臺者,城牆上某一段高於其餘城牆的臺子,從而使得城牆一段淪陷之後,守軍可以退到敵臺上居高臨下還擊甚至打退敵人,同時也是將領站在高處指揮的不二選擇。
馬面者,城牆向外凸出的部分,宋軍喜歡在馬面上佈置三弓床弩,然後在兩側佈置弓弩手,一來可以變相的增加床子弩射程,二來也可以透過兩側弓弩手射擊帖在城牆下意圖攀登的攻城敵軍,是城牆的防禦更有韌性,也能夠顧及到更多的死角。
作為曾經北宋在關中的第一重鎮,京兆府的城牆上自然不缺的就是起伏的敵臺和大量前凸的馬面。雖然遍生荒草,但是不代表它們不堪一擊。(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將膽氣豪
聽到京兆府北面的呼喊聲,唐震就明白髮生了什麼、
蒙古韃子的意圖他已經揣摩清楚了,自己等於是帶著這五千騎兵走上了絕路,到時候一旦蒙古大軍將京兆府合圍,這些騎兵從灞橋撤退回去,也沒有辦法入城,王進絕對不是那種意氣用事到不顧整個城的死活,專門來救騎兵的人。
現在能夠靠得住的只有自己,還有身邊這三千多騎兵了。
兩路騎兵已經在灞原上匯合,實際上持續了也就只有小半個時辰的交手,使得明軍這損了一千多人,而蒙古那邊的損失顯然也不在少數,尤其是充當誘餌的那兩個千人隊,現在看上去足足縮水了一半。
蒙古人的騎兵在灞原下迅速的匯聚,他們根本沒有把臨潼城放在眼裡,這樣一個只有數百名守軍的小城,等到解決了灞原上的明軍騎兵主力,倒是可以當做一個不錯的飯後甜品。
只不過蒙古人沒有想到,明軍騎兵這一次並沒有利用灞原的地勢衝下來和他們決戰,反而層層佈防,守衛在灞橋的兩側,只要蒙古騎兵向著灞原上衝擊,明軍就毫不猶豫的用箭矢和火器招呼,使得並不想用死傷人數比對方還多的代價換來勝利的蒙古騎兵,一時間也不敢輕易上前。
雙方就這樣對峙著,相互****傷口。
“虞侯,咱們真的不撤退過去?”一名都頭站在唐震身邊,手中端著弓弩,目光之中帶著濃烈的殺意。
唐震沉聲說道:“京兆府那邊已經打起來了,蒙古韃子的主力很快就會包圍上來,咱們現在根本沒有撤退過去的時間,更主要的是,用三千多騎兵牽制住蒙古韃子的主力騎兵,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都頭微微一怔,旋即點了點頭。
而唐震看著灞原下來回徘徊的蒙古騎兵,喃喃說道:“現在就是相互拼耐心,蒙古韃子知道咱們居高臨下,害怕傷亡過重,所以不敢輕易進攻,現在是死是活,決定權已經不在你我的手中了。”
後面京兆府那邊傳來飛雷炮隆隆的炮聲,說明蒙古韃子已經開始攻城了,而且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大量的步卒出現在距離灞橋不遠處,一面面黑色象徵著蒙古的旗幟招展,只不過這支軍隊並沒有絲毫想要佯攻城池的意思,反而大多數人都是面對灞橋列陣。
顯然他們的任務更多的是防止明軍騎兵殺過來。
“灞水南岸的蒙古韃子動了!”一名都頭突然間驚叫道。
一排一排的蒙古步卒在鼓號聲中開始向前移動,只留下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