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文章,就講“條理縝密”,卻不注意文學藝術的感情特徵,魯迅就很不贊成。有一次,太炎先生問起魯迅關於“文學”的定義的看法,魯迅回答說:“文學和學說不同,學說所以啟人思,文學所以增人感”。太炎先生想了想,就開導學生說:這種說法雖然有新義,可仍有不當之處。例如郭璞的《江賦》,木華的《海賦》,雖是文學,卻不動人的感情。”對於先生的教誨,魯迅來不及思索,沒有馬上與老師爭辯。但他經過一番思考,還是覺得這位博學的老師不對,於是,他對許壽裳說:“先生把文學看得太廣泛,其實有些文字,如《海賦》之類,就不一定是文學。”魯迅由於很注意閱讀外國文學,對文學本質的認識已突破舊學固有的觀念,而章太炎則還沒有跳出“樸學”正統派的框框。 。 想看書來
為了祖國的《新生》(7)
1908年,魯迅還開闢了為祖國新生的新陣地,那就是譯書。為了借他人之新聲,發國民之矇昧,他和周作人努力介紹被壓迫民族的進步文學,特別是東歐和北歐弱小國家的小說,同時也注意介紹暴露沙俄統治下的黑暗現實的俄羅斯文學作品。他覺得這種作品中跳動的聲音,容易引起被壓迫被奴役的中國人民的共鳴,這也許能夠起到一點療治國民精神衰頹的作用。於是,他們開始編譯《域外小說集》。但是做這項工作,正如後來魯迅自己所說,一要學問,二要朋友,三要工夫,四要資本,五要讀者。除了第五樣無法預料之外,前四樣他們也都不全。不過他們還是以堅韌不拔的精神硬幹下去,他們準備先印兩集之後,賣回本錢,還要繼續編印下去。於是,選材,翻譯,潤色,校閱,用了許多辛苦的白天和夜晚。他們的努力終於結出了果實,1909年2月,印出第一集,共一千本;到6月間,又印出第二集,共五百本。寄售的地方是上海和東京。半年過去了,先在就近的東京出售處結了賬,結果是令人沮喪的。第一集僅賣去了二十一本,第二集賣去了二十本,以後可再也沒有人買了。第一集多賣一本,那是他們的朋友許壽裳去買的。在上海聽說也只賣了二十冊左右。於是第三集只得停印。幾年後,上海寄售書處失火,所存《域外小說集》全部化為灰燼。後來魯迅在《域外小說集再版序》中說:“我們過去這夢幻似的勞力,在中國也就完全消滅了”。但是,《域外小說集》那些催人覺醒的文字的價值,在五四運動的大波沖刷之後,終於重新被人們所認識。
《域外小說集》中所選擇的作品,都在一定的意義上具有針對性的。俄國安特萊夫的作品中所暴露的黑暗,也籠罩在中國的土地上,安特萊夫所指出的俄羅斯民族的嚴重病症,有著同樣病情的中國人看了之後,自然也會感到痛楚的。魯迅痛感中國國民性中缺乏“誠”和“愛”,因而他選譯了安特萊夫的短篇小說《謾》與《默》。
《謾》描寫一個男青年真摯地愛著他的戀人,而他的戀人也信誓旦旦地說:“吾愛君,汝宜信我。此言未足信汝耶?”然而她卻背叛了自己的諾言,投入另一個“偉美傲岸者”的懷抱。失戀後的男子悲憤至極,看清了社會無所不在的欺騙與黑暗,他呼喊“誠”來救援,他說:“援我!咄,援我來!”然而沒有用,“謾乃永存,謾實不死。大氣呵屯,無不含謾。當吾一吸,則鳴而疾入,斯裂吾匈,嗟乎,特人耳,而欲求誠,抑何愚矣!傷哉!”
《默》則是刻畫牧師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