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必須透過談判來解決當今的問題’這兩個論點。雖然楊銳不再是中華總理,但他卻是公認的締造偉大中華的元勳之首。是以戈林的講演惹得在場的中方大使館官員一陣不快。
“總理先生,我不是反對戰爭,我只是在反對一場註定要失敗的戰爭。”楊銳在戈林講演完畢如此說道,而後就向威廉三世施禮告辭了。這一句話如同子彈一樣戳在戈林心裡,讓他面容扭曲——戰後十多年來中國所創造的工業奇蹟雖說是中國人的智慧體現,但每一個工廠背後、每一個基礎實驗室內都有數不清的德國人。雖然僅僅是基礎研究,但依靠這些零散的資訊,戈林還是能知道中國的軍事潛力。
如果中日德聯合進攻蘇聯,那麼有戰爭有八成以上的勝利把握。瓜分蘇聯後的中德日三國休養生息數年即可稱霸世界。這僅僅是時間問題。
這是戈林為德國構想的大戰略,但卻不被楊銳認可。從地緣角度上說,即便俄皇不復闢,布林什維克下的俄國也要比德佔俄國好。布林什維克統治下的俄國是在腐爛,腐爛的結果就是解體,而解體的零零碎碎自然會落到中國的碗裡——歐亞運河、也就是高加索、頓河地區將獨立,廣袤的西伯利亞也將獨立,他們都會成為亞洲聯盟的一份子。
而德佔俄國必定會改變俄國現在的政治生態,被奴役的民眾會從斯大林集體農莊中解放出來。斯拉夫民族將恢復元氣。挽救這樣一個強鄰的文明生命,簡直是老壽星吃砒霜——如果沒有布林什維克,斯拉夫人的生育率會出現負增長?如果沒有布林什維克,解體後的俄羅斯會散沙的讓一個克格勃小特務像劉邦那樣乘亂而起。成為國家總統?布林什維克確實建立了強盛的工業和軍隊,但,斯拉夫民族的元氣也被他們提前透支光了。
戈林是軍人。但軍事永遠是民族競爭的低端工具。有些戰爭,輸了就是贏了。而有些戰爭,贏了其實是輸了。領土和資源並不是第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民族的鬥志和生機是否衰竭,民族的精神是否怯弱,是否衰老。
離開榮軍公墓的楊銳入住德萊森飯店,在他稍微休息後,駐德大使顧維鈞向他介紹德國當下的情況,他勸慰道:“大人,應該是您在法國的講演和態度讓德國得知了……”
“我不生氣,這沒有好生氣的。我知道德國並不是真的想開戰,他們只是想以戰爭為威脅,一點點的收回以前失去的東西罷了。但這是在玩火,一旦失手,又是一場大戰。”楊銳確實不在意德國人的不滿,他們本來是要和中國結盟的,不想中國卻越來越站在法國立場上。“少川啊,現在德國國內情況如何?”
見楊銳真不在意剛才德國人的無禮,顧維鈞也就釋然了,他道:“大人,現在德國不再支付賠款,算是好了不少。不過暗地裡為了擴軍,又是花了不少錢。粗略統計,德國用於軍事的開支超過五十億馬克……”
德國的gdp在三年前就達到七百五十億馬克(1928年價格)'注153,這個數字雖然比中國多,可五十億馬克軍費相當於二十五億華元,這確實很高了。楊銳心中默算後又關切道:“那債務呢?”。他記得後世有人曾說德國是因為債務到期所以不得不在1939年開戰。
“債務就目前看是在減少。”得知楊銳要來的顧維鈞早就準備了一大堆資料,“我們的人之前估計錯了,他的債務不是在增加,而是在減少。神武二十二年外國債務為一百九十億馬克,但現在只有一百五十億左右'注154,不過內債在增加,目前的規模在一百億馬克左右。”
顧維鈞說到德國的債務,目光不由打量著楊銳——中華不但沒有外債,甚至內債也很少,在這種情況下能擺脫世界大蕭條。不得不說是復興會的本事。
顧維鈞想什麼楊銳不知道,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