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以前那樣,只是以“資訊”為中心,這些資訊嚴格被各大入口網站所掌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能夠左右大家的視線和思想。但是,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這個中心漸漸發生了轉移,開始慢慢轉移到“人”的身上,使用者的權重越來越大,最突出的表現是部落格,個人空間等元素的興起,這些東西,開始漸漸成為入口網站的替代品,成為很多人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因為在很多時候,個人部落格上的新聞往往比入口網站上的更為及時和真實。 於是乎,各種交友類的網站開始流行火爆起來,社會化網路更是被大家所追捧,網民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角色,一個網站,只要得罪了廣大使用者,那這個網站的壽命也就可以預見了。這點從人肉搜尋的強大就可以可見一斑。 所以說。“人”是關鍵,只有佔有了這個資源,到最後才能取得勝利。 韓風開發“六度空間”,實際上就是看準了這點,說白了,他就是要去“圈人”,只要圈到了使用者,以後什麼都好說。 當然,這“人”也並不是隨便就可以圈到的,你自己得有料。你 產品要能讓使用者滿意,不是你選擇使用者。而是使用者選擇你。 韓風的“六度空間”是三維的,是源於現實。但高於現實的,相比起那些平面的交友網站,他有極大的優勢,起點很高,當然成本也高,沒有過硬的技術和高度的前瞻性,肯定是不行的。 “六度空間”這個名字實際上就體現了韓風總體策略的方向。 這個名詞來源於鼎鼎大名 “六度分離”理論。這個理論源於社會學家stanleyMlgram上世紀0年代進行的實驗:在實驗中。他要求每個參與者都設法寄信給一個住在波士頓附近 “目標人物”,並且規定每個參與者只能轉發給一個他們認識的人。看看到底要經過多少 手才能到達目標。最終根據實驗結果,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任何兩個陌生人都可以透過“親友的親友”建立聯絡,而這兩個人之間的親友數量大約是5也就是說。一個人和另外一個陌生人之間的所間隔的距離不會超過六個,最多透過六個人,你就可以和任何一個陌生人發生聯絡。 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理論,例如你想和微軟總裁比爾蓋茨發生聯絡,或許你的某個同學 朋友 哥哥在水木讀書,而那個朋友的導師 某個學生在微軟工作,就算他沒見過比爾蓋茨,那他的某個主管必定見過,這樣你就和比爾蓋茨之間建立起了一條通道。 根據六度分離理論,假設一個人只認識25個人,那經過7次傳遞(間隔人)介紹之後,這個人可以被介紹給25的7次方個人,也即10351525人,超過0億。而25只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數字而已,所以最終的數值肯定要比這個大,最終的結果絕對要超過 球的人口。 這就是社會化網路中的基礎理論。 韓風雖然將“六度空間”給建立起來了,但是他一直覺得還差那麼一點點,“六度空間”還沒有更好的體現出個人的重要性。為此,他設定每個新進來的居民都可以在世界中的任何 方選擇一塊土 ,讓他們將這塊土 經營成自己的家園,然後以這個為中心,和別的家園發生關係,從而實現“六度分離”理論。 但這並不是最好的,韓風覺得粱敬的“一臺電腦就是一個空間”能更好 體現這個思想,因為利用到了居民自己的電腦,所以還能夠大大 給伺服器減輕壓力。 當韓風看到粱敬發來的資料之後,他就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他將電腦類比神經元,最終,他甚至可以建立起一個龐大的類神經網路結構的家園網路! 在韓風看來,粱敬開發的這個產品,從技術上來看也就一般,他隨便花一點點時間都能實現一個比他更好的產品。 但是,粱敬這個人卻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所以韓風決定將他拉進自己的團隊。 粱敬見韓風對他的產品大加讚賞,心中有點激動,畢竟這是從一個“六度”口中聽到的。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粱敬說道:“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