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認為,關索就是來攻打夏口水軍大營的,想要將東吳水軍大營一鍋端,使得東吳水軍失去大後方,不得不退兵。可是事實上,關索根本沒打算攻陷夏口,甚至能不能打到夏口都無所謂。
劉厚給他的任務就是向著夏口方向佯攻,以吸引一部分東吳水軍兵力,至於吸引多少,並沒有硬性任務。現在看到東吳水軍被吸引了兩萬人過來,關索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一半任務了,自己只要再將這兩萬人馬拖在赤壁城一段時間,就算完成全部任務,可以班師回朝了。
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關索根本不想繼續前進一步,不冒進,更不想出城追擊,好不容易找到一座小城池,那就固守在這裡吧。反正這裡糧食不缺,武器裝備也不缺,守個一年半載不成問題。
前面說過,赤壁小鎮本來就是東吳水軍的後勤補給基地,當年周瑜曾經利用這裡囤積糧食、兵械,訓練部隊、維修船隻。只是後來東吳的水軍大營改到了夏口,赤壁的地位就下降了,但是它仍然是東吳水軍的後勤中轉站。
二十萬水軍出征,每天消耗的糧食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還有一些軍械損壞、消耗了也要及時更換。如果都要到夏口去補給,那路程太遠了,太浪費時間了,所以,陸遜就將赤壁作為中轉站,畢竟赤壁比夏口離前線近了三百里。
糧船源源不斷地將後勤物資運到赤壁暫時存放,水軍的後勤補給船則不斷從赤壁將前線部隊需要的物資運過去。這種分段式的運輸本來是很不錯的選擇,既可以提高運輸的效率,又不至於因為運輸線路太長使得前線部隊無法及時得到補給。
這本來就是古代戰爭一種常用的方法,在大軍後方,總需要有一個臨時囤積糧食的小鎮。這個小鎮一旦出現問題,很容易導致一場大規模戰爭的失敗,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官渡之戰中,曹操燒了袁紹囤積糧食的烏巢,而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
正是因為赤壁鎮這麼重要,所以陸遜才放了五千守軍在這裡駐守,否則一個尋常小鎮那裡需要這麼多人,有個五百人就不錯了。可是東吳人沒想到,關索的部隊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火器部隊,可是也有不少火~藥和霹靂雷的儲備,只一個晚上就攻陷了這個重鎮。
東吳囤積在這裡的糧食與軍械這下全部便宜了蜀軍,這裡的糧食是供應二十萬大軍一個月的量,足夠關索這兩萬人吃十個月,加上他們本身帶來的糧食,他們在這裡守上一年完全沒問題。
因為是軍鎮,城裡的百姓不多,只有幾千人,而且百姓家裡也是有餘糧的,加上俘虜兩千多,也不過萬人左右,城裡的糧食足夠所有人吃上十個、八個月。
守城的軍械方面也是充足得很,東吳軍因為是水軍,囤積了大量的弓箭和床弩。畢竟船上作戰,在跳幫肉搏之前,有大量時間是要用遠端火力攻擊的,這些遠端火力就是弓箭、床弩,甚至還有拋石機。
現在這些豐富的軍械儲備也便宜了蜀軍。關索正是看到城內堆積如山的物資儲備,才決定死守赤壁城的。畢竟他們的任務只是吸引火力,在哪裡吸引不是吸引,難得有個這麼好的地方給他們堅守,關索哪裡還會到處跑。
赤壁城除了城牆矮了點,薄了點之外,符合關索心目中一切關於堅守陣地的條件。而城牆太矮、太薄,關索也不在乎,因為東吳的火器還在試驗階段,更不會靈活應用,不用擔心他們會學蜀軍那樣炸塌城牆。
城牆太矮雖然敵人容易爬上來,但是現在城裡有足夠的弩箭,有足夠多的遠端火力壓制,實在不行還可以扔霹靂雷幫助守城,這些東西足以彌補城牆低矮這個缺陷。
其實最關鍵的一個客觀條件就是:東吳軍也只有兩萬人馬。諸葛恪太過自信,本來陸遜是讓他調兩到三萬人馬過來的,當時並沒有說死是讓他帶多少兵馬,就算他厚著臉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