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才區別了一些部位,如在以前的鄉鎮上,排骨是和保來肉連在一起的,不單獨出售,所謂保來肉也就是和排骨連在一起的部位,也比較適合煮熟後來炒回鍋肉,或是涼拌白肉!
冷凍廠在以往最喜歡大肥豬,專門用來包裹成分子,用來出售熬製豬油,只是肥肉近年來受到減肥大軍的影響漸漸退出了市場。
生豬在近段時間受到了國家宏觀調控,價格已經有了明顯的回落,購買價格在八元左右一斤,殺出來後去掉一些無用的內臟,還是很有賺頭的。
在村裡,因為受到條件限制,在出售生豬的時候一般不過秤,而每個村都有專門的“找豬人”,所謂找豬人也就是每天啥事不幹專門找豬。簡單點說,就是村民覺得豬養得差不多了,要出售生豬的時候只需要聯絡找豬人就可以了,其會去聯絡買家。如食品站,刀兒匠等等前來。
這時候會約定好時間,這個時間,比如早晨九點,村民會提前半個小時給肥豬喂一頓好的,多加紅薯和玉米粉子,讓肥豬吃得飽飽的,上兩百斤的豬一頓能吃下十幾斤甚至二十多斤的食物。
等找豬人帶著買主上門。會直接往豬圈裡面看一看生豬,直接就會給出一個重量來,比如兩百斤,兩百二十斤。村民們如果覺得能接受這個重量,直接就成交了。
這就是“眼看法”,只用眼睛看估計出豬的重量,而如果村民不能接受買主所給出的重量,這時候就會上秤過硬了。因為之前已經讓豬吃得超級飽,過秤村民也不吃虧,這叫“飽肚皮”出售,比正常豬價會低一點。比如市場價是八塊,那飽肚皮過秤可能就會一斤少兩毛。
過秤很麻煩。用繩索綁豬,然後用大秤直接抬起來過秤。需要兩個壯漢才能抬起來,一般情況下,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用“眼看法”成交。
也有比較聰明的村民,會事先自己找人幫忙把肥豬過秤,然後在根據買主所給出的重量判斷是否當場再秤一次,比如村民自己秤的是兩百斤,買主用眼睛看出了兩百一十斤,那這時候村民就偷著笑了,因為白賺了十斤肉的錢,約莫白賺了八十塊。
所以在村裡購買豬也要考驗眼力啊,規矩如此,眼力不行,這殺豬匠的行當也不好乾,容易虧本。
找豬人,恩,也就是作為中間人,一頭豬大約會得到二十元左右的中介費,由買家出,也算是一個很有“錢途”的兼職,不過因為川內地域廣闊,沒點腳力也幹不了這個行當。
冷凍廠就專門聘用了一個專業“打眼”的殺豬匠去購買生豬,買回來後在根據殺出來的重量來判斷是否賺了,總的來說,還是會小賺一點點重量的,足夠開支“打眼人”的工資了。
此時在蔬菜店現場,不僅有專門的牌子詳細說明家畜各部位的對應通俗稱呼,還有一個專題片,這是由廣告公司在拍攝酒廠時順便拍攝的,拍攝得相當唯美,如家畜放養環境,所餵食物,宰殺過程,儲存,裝箱,運輸等等,當然,宰殺過程被處理過的,不可能出現血腥場面,只是作為店面內部播放,到沒花什麼成本。
顧客們一邊挑選著各類土家稱呼的肉食,也對這些解說,影片畫面等等感到很好奇,這算是一個另類的推廣方案吧。
不過看現場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雖然這些畫面可以作假,當現在看起來,大多數人還是願意相信的,這也緣與蔬菜店之前掙下的口碑!
“小夥子,你們這個養殖的地方風景很漂亮啊,在啥地方呢,能去旅遊嗎?”一個老大爺一邊看著影片畫面,一邊詢問著楊洋。
楊站長忽然小聲說道:“關於山寨的旅遊開發,你有想法了沒有?你的這些店面其實就可以發展遊客了!”
方文一聽,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道:“我是有些想法,不過現在時機還不成熟,咱們鄉鎮的硬體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