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棗樹。
每年採摘木棗時,總有許多木棗如傘兵跳傘般,準確地降落在糞堆上。
無論是羊糞、牛糞,還是雞糞,甚至是人糞,都會被堆積在糞堆上,如小山一般,發酵成肥沃的肥料。
在雞籠與棗樹之間,有一條土路,引領人們走向南院。
南院裡開墾出了幾塊菜地,家中的母雞們,平日裡就在這南院中自由放養,白天時,它們如探險家般在南院尋找小蟲子,天黑時,則自覺地鑽進雞籠。
張二牛踏入南院,如偵探般四處尋覓可能被遺漏的雞蛋。
雖說母雞大多在早上下蛋,但也有少數母雞會在下午產下“驚喜”。
如果他能找到這些“漏網之魚”,並且神不知鬼不覺地將生雞蛋偷偷喝下,然後嫁禍給土雞,那該是多麼快意的一件事啊!
張三牛踏入廚房,一眼便瞧見灶臺上的火焰已悄然熄滅,而那口鍋卻仍冒著騰騰熱氣,這表明晚餐剛剛烹製完成,只待爹與大哥歸家,便可一同享用美餐。
他抄起絲瓜瓢,舀起半盆涼水,雙手掬起這沁涼的清水,如甘霖般灑在面龐上,頃刻間,一日的疲憊如潮水般退去。
不多時,張運國與張大牛牽著牛、驢歸家而來,牛車上拉著兩筐青草。
他們進門的頭一件事,便是好生照料牛和驢。
在春耕時節,牛可是耕地的得力干將,此時的它,飲食待遇比人還要優渥幾分。
待安頓好牛、驢後,一家人方才圍坐桌前,邊吃飯邊閒談,共度這溫馨美好的時光。
晚餐結束,一家人移步院子,趁著夕陽的餘暉,開始最後的忙碌。
張運國、張大牛、李氏、趙氏四位成年人手腳麻利地編織起竹筐來。
以他們四人的手速,每日趁著這點兒工夫,不出七日,便能編成一個碩大的竹筐。
這樣的大竹筐拿到集市上售賣,每月可得近百文的收入。
張二牛取出一卷麻線,那麻線雖略顯陳舊,卻依舊結實耐用。
他開始製作簡易陷阱,先將一根兩指粗細、一尺長短的竹子一端削得銳利無比。
再用一截麻線繫於其上,麻線的另一端則系成可隨意調節大小的繩套。
如此,一個陷阱便大功告成,緊接著,他又開始製造下一個。
張三牛見狀,滿臉狐疑,這玩意兒真能奏效?
隨後,張三牛扶著自家侄子在院子裡跑來跑去。
兩年前,大嫂趙氏誕下一子,取名張晨。
如今的張晨,剛學會走路,也能咿呀學語,甚是討人喜愛。
因古代重男輕女之風盛行,故而村裡人皆道,張家真是好福氣,生的盡是胖乎乎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