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牛環視四周,聲音沉穩:
“各位鄉親,你們皆是響應朝廷號召而來服役,按常理,這等義務勞動,本不應奢求酬勞,但張某自詡為李家鎮之首富,亦是新晉地主,心中常懷感恩與回饋之心。
因此,我決定,自明日起,凡參與此役者,無論晝夜辛勞,皆由我張三牛個人出資,每日發放銅板十文。”
此言一出,人群中頓時沸騰起來,如同平靜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顆石子,漣漪四起,
那些稍有資產之人,早已透過各種手段規避了服役,留下的,多是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這些百姓,衣衫破舊,面黃肌瘦,好像風一吹便能吹倒似的。
張三牛還有另外一個考慮,人不怕窮,就怕不均,若他吝嗇於這些錢財,恐怕會激起民怨,無論如何,在表面上,這一碗水必須要端平了。
更重要的是,張三牛計劃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起一座座工廠,而這些眼前的鄉親,正是他未來不可或缺的勞動力,現在正好是收攏人心的好機會。
提前播下善意的種子,用實際行動贏得民心,待到他張三牛日後事業騰飛之時,這些人都將是他的班底。
張三牛立於一塊石頭上,說道:
“諸位鄉親,這位便是我兄長,張大牛。或許諸位對我張三牛感到陌生,但提及我大哥與我父親,想必有很多人都很熟悉。
這片土地上,每一架水車,都凝聚著我大哥與我爹的付出,大家心中應該都有一杆秤,多的我就不說了。”
言畢,人群中湧動起一陣溫熱的贊同,這些大都是最初見過張運國幾人的鄉親。
張三牛敏銳地捕捉到這份認同,心中大石悄然落地,嘴角不禁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他知道,自家這新晉地主之位,算是穩定了下來。
“大哥!”張三牛的聲音突然提高了幾分,“你回到家中,取五十兩紋銀,盡數換成沉甸甸的銅板,尤其是那種十文的銅板,多換些也無妨。”
張大牛聞言,沒有半刻猶豫,只是簡單應了聲“哎”,便轉身欲行,身後跟著忠心耿耿的安福與吉慶。
然而,張三牛並未就此罷休,他忽又轉身,目光如炬地掃過在場的幾位兵丁,最終點了四人,說道:
“你四人一同前往,務必把銅板護送回來。”
被選中的兵丁聞言,迅速集結,緊隨張大牛一行,踏上了歸途。
張三牛靜靜地佇立在那裡,目送著張大牛幾人離去,隨後,他的視線緩緩掃過周圍喧囂的人群。
“諸位鄉親,聽我一言!
不論你們之間是舊識還是初逢,現在請自行結伴,二十人一組,每組推選一位領頭人。每日黃昏時分,到我這裡領取酬勞,每人十文錢,合計每組二百文,絕不拖欠。”
此言一出,人群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瞬間泛起層層漣漪。人們紛紛行動起來,有的急切地尋找著熟悉的面孔,有的則嘗試著與陌生人搭話,共同組建隊伍。
片刻之後,張三牛大聲說道:
“各位不必慌張,組隊的事情需要慢慢來,已經組好的隊伍,排好隊伍,來我這裡登記;沒有組好隊伍的鄉親者,也無需著急。”
正當張三牛準備進一步安排時,一個突如其來的難題擺在了他面前——他不識字。
張三牛環顧四周,大聲說道:
“你們之中有認字的嗎?過來一下。”
只見眾人面面相覷,一片沉默。張三牛心中暗忖,這也在意料之中,若真能讀書識字,家中必有一些財產,又豈會淪落到此做徭役?
就在這時,一個略顯羞澀的聲音打破了寧靜:
“大人,小人曾讀過兩年私塾,雖識字不多,但或可一試。”
說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