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慕白堪堪說完,跪地伏拜,朗朗道:&ldo;臣之復國之策共分為三,一為掠奪,積攢實力。二為據地,得到緬國千里沃土。三為縱橫,佔據南洋,與滿清爭雄並立。如此,大明復興之日可待!&rdo;
&ldo;好計!&rdo;朱駿忍不住讚嘆一句,心想諸葛亮的隆中對恐怕也不過如此,只是諸葛亮提出的是天下三分,周慕白提出的是雙雄並立,諸葛亮提出的是王道,周慕白所說的是梟雄之霸道。
朱駿清楚,一旦走上這一條路,整個南洋將會陷入一片血腥之中,自己的前方也並非一片坦途,稍一出錯,面臨的將是萬劫不復,不管是緬王、王莽白,或是南洋林立的諸國,哪個也不是省油的燈,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一場沒有失敗的戰爭,失敗者將會徹底的在這個世界消失,連同他的家人、他的部屬、他的故舊,猶如一粒投入汪洋的水滴,永遠的消失匿盡,留不下一點聲息。
&ldo;皇上就算能躲得過建奴一時,難道要一世都要躲避?困守待斃只不過是懦夫所為,為今之計,只有大海行舟、逆風而行,絕無退路可言,請皇上速下決斷。&rdo;周慕白眸光一閃,一股狂熱從眼眸中放射出來,他還道朱駿害怕了,於是在一旁煽風點火道:&ldo;大明開國以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歷代君王荒淫無道者有之,煉丹求仙者有之,崇信奸逆者有之,卻從未有過懦弱之輩,草民以為,朱家子弟只要有一息尚存,便該以天下為已任,復國中興、拯救萬千臣民於水火。這是草民的一些淺薄見識,還望皇上聖裁。&rdo;
&ldo;好一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rdo;朱駿喃喃的唸了一句,半眯著眼,卻顯得出奇的冷靜。
任何人做某件事時都有動機,有的為財、有的為權、有的為義氣、有的為信仰,但是周慕白為的是什麼?朱駿不相信這個傢伙是為了所謂的大義或者是對於前明的眷顧而來的,他的才能朱駿十分賞識,但是這種人反而更加危險,朱駿不得不防。
朱駿喜歡拿人當槍使,並不代表他願意被人當槍使,朱駿現在的感覺是,自己可能要被周慕白當作一柄好獵槍了。
&ldo;周先生果然好機謀好辯才,朕只是有一事不解,還請周先生賜教。&rdo;朱駿慢悠悠的道:&ldo;先生可否預測出若是跟著朕能有幾成的勝算?又有多大的危險?&rdo;
&ldo;三分勝算。七成危險。&rdo;
朱駿笑了。道:&ldo;那就是有七成被誅戮地危險了?朕再問先生。既如此。先生為何要鋌而走險?&rdo;
周慕白以明白了朱駿地意思。乾笑一聲道:&ldo;皇上不信草民這是理所當然地事。草民原本是雲南人士。崇禎十三年中地秀才。因無心向學。反而愛發些奇怪地議論。一直為鄉人所不容。實在無奈之下。只好遠走他鄉來到緬甸。承蒙緬王不棄。給了我一個小小地官職。恰好皇上又入了緬甸。草民便成了這漢人通事。草民不敢欺瞞皇上。任漢人通事之時。草民對大明地正統之學稍有怨恨。對皇上週畔地臣子十分看不起。所以才慢待了皇上。&rdo;
周慕白說地娓娓動聽。猶如講述故事一般將自己地身世一一道出:&ldo;只是草民在緬都雖然有些生計。但已預感到緬國不日之內定會發生大變。緬國王子王莽白早有不軌之心。且勝面頗大。而草民是緬王提拔出來地。若是仍然留在緬都。難免會被那心胸狹隘地王莽白視為眼中釘。待他篡位成功之後定會遭受魚池之殃。為了活命。草民便已有了趕快聚集些錢財逃出緬國地打算。這時正好聽說皇上在緬南收攏海盜。聚集戰艦。心裡便想草民畢竟是個漢人。曾是大明恩科地秀才。如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