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咬了咬牙:&ldo;那麼末將遵旨。&rdo;他匆務的下了校臺的臺階,傳令去了。
嗚嗚嗚,號角聲開始急促起來。執著令旗的軍官變換了姿勢,校場上的騎兵開始減速,並且迅速的抽出了騎鏑,在校場的邊緣,有人開始樹立起了一排排的稻草人。
隨後陣型開始轉換,先是百名騎兵脫陣而出,猶如風捲殘雲一般向稻草人方向疾奔,一手持韁,一手持著火僥,當稻草人進入射程之後,所有人一併舉起了火統,向著稻草人砰砰砰的開火,六發子彈全部射盡,戰馬仍然在向前狂奔,馬上的騎兵立即收起火統,拔出了長刀,瘋狂的奔向稻草人,那稻草人早已被打的千瘡百孔,舉著長刀的騎士呼嘯而過,舉刀向下順劈而下,那稻草人的頭也紛紛落地,最後,百名騎士終于勒住了馬,回過頭時,那被打的滿是彈孔的稻草人&ldo;頭顱,掉落,再加上戰馬的衝刺,許多被衝倒在地,早已被馬蹄踐踏的不成摸樣。
朱駿的臉上總算浮出了微笑,傳令的總督回來,見皇上滿意,也不由的大是鼓舞,侃侃而談道:&ldo;皇上,這是咱們練的課目之一,騎兵向前衝刺,先用火統射擊,隨後繼續衝擊,舉刀劈砍,座下的戰馬衝撞踐踏,末將下的死令是這些人都必須一氣呵成,不能有任何停歇的
朱駿點了點頭:&ldo;這種練法倒是有些名堂他抿了抿嘴:&ldo;不過稻草人是稻草人,蒙古人可不是稻草人,士卒們這樣練是沒錯,可是真正到了戰場,作為主帥,可要懂的如何變通。
總督連連稱是,朱駿又開始細看起演練來。
張事儒頭上戴頂瓜皮帽,一件乾淨的青色絲綢短褂套在外面。他年紀已有五十多歲了,這本來是抱著孫子享受天倫之樂的年齡,但是一件政策讓一切變的不正常起來。他在南京近郊有兩百畝薄田,原本以為自己的子孫只要能夠守住這份家業,乎乎孫孫都不會為生計發愁。任是現在不同了。由於近年來南京的工廠越來越多,幾乎有些力氣的佃戶都拋下原先為地主耕種的土地,去城裡尋找機會了,畢竟人家在工廠裡做工,一個月賺的是三四兩銀子。在這田裡做個佃戶,除了向朝廷交糧之外,還得將大部分的收成貢獻給地主去,收成好的一年賺的也不及工廠裡一尖,只短短兩年的工夫,張事儒家裡十幾個長工、丫鬟紛紛不見了蹤影。原本見著自己就低三下四的放牛綰趙駝子也改變了態度,對自己愛理不理,還揚言要加工錢,否則就要撂攤子,另謀高就。
儘管張事儒躲在家裡咒罵了那些城裡的工廠&rdo;但是他隱約也感覺到天要變了,這農人都不種田了,專門去弄些奇淫技巧的玩意能成嗎?張事儒不相信,不過他還是決定來到城裡去看看,他身上揣著三十兩銀子,為了保險,貼身藏在內衣的兜子裡,僱了輛驢車上了路,這才從南門進了城,守衛城門的明兵讓他增加了不少的好感,他們矗立在城門口一動不動,也不盤錄過往的百姓。遇見有不認識路的,還會主動出來指路,就連說話也是輕聲細語,似乎生怕吵著路過百姓。這要是在從前可是不可想像的,當兵的是什麼?當兵的就是軍爺啊,人家腰上可是插著明晃晃的大刀的,讓他對你客氣。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不過如今太陽似乎確實從西邊出來了。至少這些明兵,幾乎推翻了張事儒心底對&ldo;軍爺,的形象。
從張事儒懂事起,他這個小的主其實是極少能進城的,不過每擱些時日,那群辮子兵總要下鄉盤錄一番,高門大戶他們惹不起,而普通佃農又沒有多少油水可撈,最後這些軍爺們的目標自然鎖定在像張事儒這一類的小地主身上,張事儒非但要強顏歡笑的迎接,擺好酒席給這些大爺接風,臨末了還需每人給一串辛苦錢。其實在此之前張事儒倒沒什麼不滿,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規矩,聖人還說過無規矩不成方圓呢。當官的刮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