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危機發生初期,由於庫存相對需求尚算充裕,一些國家還可透過拋售庫存緩解供給短缺,平抑市場糧價。但是,由於這次糧食危機持續時間長,最終沒有足夠的糧食庫存持續拋售來平抑糧價,所以世界糧食供給短缺日趨嚴重,糧食危機迅速擴散和蔓延。
直到2008年上半年,國際市場糧價仍居高不下。據歐盟統計,以美元計算,2006年9月~2008年2月世界農產品價格上漲了70%,尤其是小麥、玉米、大米及乳製品價格上漲迅速。按國際市場參考價格,2008年2月與2007年2月相比較,美國小麥價格上漲113%,歐盟小麥價格上漲93%,美國大豆價格上漲83%,泰國大米價格上漲52%,美國玉米價格上漲24%。2008年2月以來,國際市場大米價格已經翻了一番,4月底超過了1000美元/噸;肉類及植物油價格也都大幅上漲。這種多種農產品價格在較長時間內維持翻倍式暴漲的態勢,在以往的國際市場是罕見的,暴露了世界糧食生產和糧食貿易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由於世界糧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嚴重不足,使得一些國家無法採取有效的調控手段。面對糧價暴漲和糧食短缺,許多國家幾乎都缺乏有力措施,未能及時將糧食危機抑控在萌芽狀態。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自21世紀初期以來,隨著世界糧食需求超過糧食供給,一些國家動用糧食儲備較多,很快導致世界糧食庫存出現下降,年均下降3�4%。1999年世界糧食儲備量約為6億噸,相當於115天的世界糧食消費量。2007年,世界糧食儲備量最低時僅為3�09億噸,僅相當於54天的世界糧食消費量。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由於近些年糧食產量波動較大,糧食消費需求快速上升,加之糧食儲備庫存不足,造成了國際市場糧價飛漲。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數字表明,2007~2008年度世界糧食期末庫存預計與期初庫存相比將減少5%(2200萬噸),僅為4�05億噸,庫存消費比將低於15%,低於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糧食庫存消費比17%~18%的安全線。這說明,世界已缺乏運用糧食儲備來調控糧食市場的能力,短期內農產品價格已無法透過拋售庫存來緩解。歐盟作為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也不得不承認用於干預市場的糧食庫存已經消耗殆盡。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世界糧食庫存量在進入21世紀初時,幾乎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2000年,世界糧食庫存量達到約6億噸水平。但是,在之後不到10年間,世界糧食供求格局竟發生瞭如此重大的變化,這說明在多種因素制約下,世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已變得十分脆弱。糧食供給既要有當年糧食產量來提供,更要有充足糧食儲備作保障。因此,對於日益剛性增長的糧食需求來說,無論糧食生產發展到哪一個階段性水平,都必須有相應的糧食儲備。
這次世界糧食危機反映出世界糧食生產、儲備及相關能力建設上的問題。同時,也不得不讓我們疑慮糧食庫存與消費比18%的安全線對維護糧食安全的可靠性。特別是面對糧食消費剛性增長加快、農業自然災害加劇、耕地淡水資源制約加大的新變化、新情況,各國應從國情出發,深入研究糧食儲備政策和措施,建立科學、安全、可靠的糧食儲備體系,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迷信貿易自由化造成糧食自給能力下降(1)
一些國家放鬆對本國農業發展的投入,在相當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相信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體制下,可以從國際市場上購買到足夠的廉價食品以滿足本國需要。這促使它們忽視農業投入,而將主要精力與資源轉移到看起來頗具“比較優勢”的其他產業上來,如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等。
5�10迷信貿易自由化使他們面對飢餓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