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與此同時,他也慶幸自己的下場可要比那位福王朱常洵要好得多。
回想起那位福王的遭遇,朱以派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恐懼和憐憫。福王被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俘虜後,遭受了慘無人道的折磨,最終被殘忍殺害。相比之下,雖然自己面臨著自盡的命運,但至少能夠保持尊嚴,避免落入敵人手中受辱。
這位朱以派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他實在無法理解為何自己會有機會繼承魯王這個尊貴的親王爵位。他深知自己的身世背景,作為自己的父親泰興王本來就是自己祖父的庶子,而自己又是庶子的庶三子,按照常理,即使是王位如暴雨般灑落,也不應落在自己身上。這種突如其來的機遇讓他感到不知所措,甚至有些惶恐。未來的生活究竟是福還是禍,他無從得知。
*****
【繼承魯王爵位一個月以後,朱以海就踏上了逃亡之路,因為得到了北京的李自成自然不可能坐任山東仍然存在於朱明家族手中,這位魯王一路逃到了南京,正趕上朱由崧繼位。按著朱由崧優待仍然在鳳陽祖陵中囚禁中的朱聿鍵的模式,這位魯王自然也得到了優待——將朱以海移封到了浙江台州。
1645年,南京和杭州相繼被清軍攻佔,弘光帝朱由崧和監國朱常淓都落入了清軍之手。面對這種局勢,一些不甘心向清軍投降的南明大臣開始行動起來。他們包括錢肅樂、張煌言、鄭遵謙、張國維等人,決定迎接朱以海擔任監國。
在紹興,朱以海正式成為監國,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同時,他們還頒佈了監國魯元年的大統歷,以此來象徵新的統治時期的開始。這個舉動表明他們不承認唐王朱聿鍵的隆武年號,而是堅持自己的獨立地位和政治主張。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原因很簡單——他們認為唐王朱聿鍵是依靠鄭芝龍和鄭逵鴻等福建海盜的支援才得以登基稱帝的。而他們這些來自浙東舟山的人,自大明建立之初就在海上與福建人明爭暗鬥,彼此之間矛盾重重。即使只是為了給對方製造麻煩,他們也要推舉出一個魯王朱以海來與剛剛改元為隆武帝的朱聿鍵對抗。
當然,他們也清楚現在還不是徹底翻臉的時候,所以朱以海並沒有直接稱帝,而是像之前的福王朱常淓一樣選擇了監國的稱號。但實際上,他所擁有的權力與皇帝並無二致。對於隆武帝朱聿鍵發來的旨意,他們一概不予理會。】
******
“唉,子孫不孝啊!都到了這個時候,還要爭一個虛名,真是......”老朱痛心疾首地長嘆一聲,對子孫後代的行為感到失望和憤怒。他無法理解後人為何如此愚蠢,竟在國家存亡之際,還執著於爭奪一個毫無實權的皇帝或監國的名號。
“別說還有一個江南半壁江山 ,就算只剩下一個縣城,也絕不能退讓!”嘉靖帝堅定地說道,他深知皇位的重要性和責任。作為曾經經歷過皇室正統之爭的人,他更能理解未來侄孫們的艱難抉擇。
*****
【當然除了朱以海之外,還有另外兩個二字王也宣佈成為監國,這樣與隆武帝同時並立的就有了三個監國。
話說這益王朱慈炲,乃是明憲宗成化皇帝的後裔。其生父原本喚作朱由校,不巧竟與那天啟帝重名,無奈之下只得更名為朱由本。
當弘光政權轟然崩塌之際,鎮守撫州的朱慈炲得到了手下眾人的擁戴,遂稱監國之位,並著手委任了一眾中央官員以及地方官吏。然而,朱慈炲此人並無多少治國理政、統兵馭將的經驗,軍隊大權實質上皆掌握在保寧王朱恭棆手中。
可嘆這保寧王暗中早已向清朝投誠。待到李成棟率領清軍進擊江西時,這保寧王充當內應,無情地背叛了監國益王,最終導致益王的監國政權土崩瓦解。所幸益王本人僥倖被趙懷民搭救而出,此後為躲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