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封建社會里,作為被剝削階級的普通農民,貧僱農,自耕農和農奴等,他們的階級意識相對的倒是比較容易明確。
首先,他們的敵人是相同的。不是普通地主,就是經商的工商業地主。或者是官僚地主,要不就是地主化的軍官。或者是勳貴地主,要不就是代表皇帝的太監。總而言之,有田有錢的人,都是他們的敵人。
第二,他們被剝削的形式是相同的。高額的地租,驢打滾的高利貸,被轉嫁的高額農稅,各級政府加徵加收的各種稅費。他們雖然面對的地主不同,但是,這些地主們毫不例外的採取相同的剝削方式對他們進行剝削。
第三,他們的生存狀況相同。在一個封建王朝的前一百年裡,因為統治者會主動的吸取前朝滅亡的經驗。所以,在一個封建王朝前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比較好的。以明王朝為例,朱元璋當皇帝的時代裡,老百姓的日子明顯比其他時候好過一些。
不過,明王朝發展到了末期的時候,自然災害和外族入侵導致的經濟損失,都被地主轉嫁給了底層人民。所以,老百姓動不動就成為流民,動不動就成為災民,或者直接揭竿而起,就成了絕大多數封建王朝被剝削階級的一種常態。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農業社會的統治階級即封建地主階級,不僅從數量上是比較單薄的,就是從階級意識的角度講,也是比較薄弱的。
王書輝和復興會只要能夠推動和促進被剝削階級,也就是普通農民、貧僱農和農奴們的階級意識形成,向他們明確階級鬥爭的必然和必須的話。獲得他們的支援,領導他們推翻舊社會,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
當然,這也僅僅是從理論上說。實際工作的落實是困難多多的。
比如說,對於復興會組織本身來說,很多復興會成員,就缺乏階級意識。
王書輝這次發起的階級意識樹立的工作,就是從復興會內部開始開展的。
在與孟離、陳封和張寶樹進行了細緻的討論之後,復興會內部,從黨政軍三個方面,開始對各級復興會幹部進行了吹風工作。他們三個開始在各自系統的內部,對各級幹部進行了初級的明確的階級教育。
階級意識這個東西,必須要有具體的事情來促進,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王書輝對於這個問題,祭出了穿越者的大殺器,放電影。
王書輝選擇的電影一部是《白毛女》,一部是《半夜雞叫》。這兩部影片,《白毛女》是在現代社會的專業人員進行了剪輯的。而《半夜雞叫》則是王書輝在現代社會,花了些錢,聘請了一個由電影學院在校生組成的拍攝隊伍,按照明朝的背景和服飾重新拍攝的。
目前,只能放這兩部影片的原因就是,王書輝在現代社會,託人搞了一個電影製作小組。用來專門拍攝以明朝為背景的,反應階級矛盾的影片。
當然了,因為這些電影的演職人員,大部分都是在校生和一些電影製片廠的不得意的演員。導演也都是正在讀書的二把刀。所以,從質量上講,是比較粗製濫造的。可是,對於明朝末年的復興會成員和普通人來說,那可是相當的真實的。
雖然復興會的成員們,已經見識過不少神奇的東西了。可是在看到王師尊說的那個新皮影戲的時候,大家還是相當的驚訝的。不少人都以為電影是個什麼有仙法的,超自然的東西。
還好,因為復興會前一階段已經試製了一批老式照相機(19世紀水平)。所以,大家對於電影還是能夠理解的。
電影版的《白毛女》比話劇版的《白毛女》渲染力要大的多。
復興軍宣傳部的那些年輕幹部,本身對於演戲就非常的牴觸。即使後來理解了自己工作的意義,可是,他們的文化水平和認識水平放在那裡呢。整部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