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重新審視其這個千古暴君了起來。
其實朱元璋對秦始皇的評價一直不好。
覺得他是個暴君勞役百姓,焚書坑儒,也是因為他的暴政才導致了秦二世而亡。
他不否認嬴政統一天下的功績,但是他也一樣不認同秦始皇的嚴苛暴政。
劉徹也是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的代名詞,他舉全國之力攻打匈奴,導致漢朝全國人口銳減一半差點走向秦朝滅亡的道路。
現在看來也不全然是那樣,他是一個想讓國家長治久安的皇帝。
如果他是個貪圖享樂的君王,他完全可以吃老本,當時文景之治留下的財富夠他瀟瀟灑灑的過一生。
但是他沒有把自己放進安樂窩裡,他選擇了讓當時天下百姓和朝臣都無法理解的滅匈奴計劃。
還是舉全國之力,揮霍了文景之治兩朝的積蓄去攻打匈奴。
如果沒有他執意要攻打匈奴,那麼可以對比一下之後宋朝的靖康之恥。
無論是漢朝還是宋朝,他們的國力在當時都是遠超北方的遊牧民族的。
可是漢朝最終打敗了匈奴讓大漢得以延續,而宋朝卻被異族滅了。
這是為什麼?
這就是一個帝王的深謀遠慮。
漢朝居安思危選擇了主動出擊,所以漢朝贏了。
宋朝選擇了一味的求和所以被異族滅了。
如果不是漢武帝執意出兵匈奴,那時候的漢朝就會和一千多年之後的宋朝一樣被異族逐步蠶食。
而當時的漢朝和以後的宋朝還不一樣。
宋朝是經過了一代一代的大一統思想傳下來的。
華夏土地不容外族染指的思想也刻在了華夏人民的骨子裡。
所以之後的華夏就算被分裂,被異族入侵,最終也會有一個人漢人再次把它統一起來。
而當時的漢朝,統一觀念還沒有那麼強烈。
如果被打散了,那麼後世的華夏真的有可能會和現在的歐洲國家一樣。
所以漢武帝舉全國之力攻打匈奴是對的。
至於李世民,朱元璋是一直很欣賞和推崇的。
就在此時,朱元璋站起身,對著嬴政和劉徹深深一拜。
把嬴政和劉徹都拜得莫名其妙。
“咱之前對始皇和武帝有諸多誤解,是咱短視了。”
朱棣也跟著老爹一起對著嬴政和劉徹拱手。
雖然他不像老朱一樣對始皇和武帝有諸多危詞,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個好戰的,他自己也被後世之人說是暴君的。
他個人是很欣賞始皇在那個時代的超前思想的,他也欣賞武帝敢舉全國之力滅匈奴的氣魄。
但是他老爹都拜了,他也得跟著拜啊。
劉徹想了想應該是後世之人對他的評價並不好啊。
所以才導致這個後世之君對他們的看法也不好。
嬴政是知道自己被叫了幾千年暴君的。
但是小豬豬不知道啊。
他只知道他進來的時候那個聲音說他是千古一帝。
但是他還不知道他後面做了什麼讓這後世皇帝對他的印象不好。
“老朱你這是何意?後世之人對朕的評價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