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得太多/修煉的日子總是默默的/讓翅膀更堅挺/禁錮中無法裂變/苟且偷生中/鬥智鬥勇的成長。。。。。。”。詩人以精煉的筆墨點化出一個鮮活的政治人物形象,他告訴我們在絕對權利面前,作下屬的似乎只能阿諛奉承,甚至只能奴顏卑骨!除了虛偽的陪笑,除了將痛苦與委屈深埋與心底之外別無選擇。詩人更是以形象生動而又更具諷刺意義的描寫,一針見血的將最富有中國特色的“領導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畫在我們的面前:“在關懷與愛護的口號中/我們丟失得太多”,是讀者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以致憎詩人之所憎!要知道政治投機與權術玩弄向來都被中國部分為官者演繹得淋漓盡致。
有哲人說:“卑鄙與智慧是一對孿生兄弟!”。在官場上,智慧往往藉著權術鬥爭而得以彰顯,併成為實現榮譽的墊腳石,但這樣的智慧往往建立在犧牲別人利益的基礎上,這豈不視為是卑鄙?由於詩人鄭波敢於正視官場的種種醜惡現象並予以無情揭露和鞭撻,他才可能寫出官場上的人們一直“鬥智鬥勇的成長”這樣精闢的現實主義詩歌話語。詩評家張嘉諺說:“情感的真實性是鄭波的詩中最基本的品質。。。。”,我以為,這既是鄭波詩作與其他一味追求形式、強調錶現手法、雕琢性話語之根本迥異;同時,其感情的真實性雖然在表達上常因失控而一瀉千里,缺乏技巧,但也因其是社會情緒的反應而非空穴來風,故奠定了詩歌與讀者溝通的話語權。這樣是詩作,其顯見的力量是真實而富有穿透力的,能給讀者帶來強烈的情感共鳴並引導人們對現實問題是思考和關注。在這一類詩中,既有對生命同生存環境的衝突的描寫,也體現了詩人對現實體制的不滿和強烈的反叛。
迫於世俗的重壓,詩人努力建設屬於他自己的“精神領空”。但遺憾的是正如詩評家張嘉諺所言:“鄭波意識到了自由的重要意義,但是始終沒使自己解放。”不過,向另外角度而看,對“精神領空”的嚮往和追求,又自覺地化為詩人在現實面前思考變革的反叛力量。尤其要注意的是,這樣的反叛是與一個人的自我利益。其實很應當看到,這樣的反叛是與一個人的自我利益受到侵犯是所不同的。鄭波詩作中體現的反叛多能深入於事物的本質,揭示社會、制度給大多數人帶來的苦與樂!它是個體對社會,區域性對整體的反映,個人在社會環境或制度環境中對共性話題的發現,揭示並引發人們去思考。而後者則是以私利為軸心的小我行為。鄭波的詩作,折射處文如其人的深刻道理,往往把一個文化人的社會良心與責任感透過現實矛盾得以展現,並尋求對“小我”的突破,實現傳統知識分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生存法則。不難理解,鄭波透過詩歌來實現他對官場的透析是叫成功的。他從一個角度入手,發現並提出另一個角度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政治體制、社會良心、黨風建設等,從而使人們去思考關乎國民命運的社會公共問題。這當中也折射處詩人對規範、廉潔、民主的社會環境的期望和在現實環境中的無奈! 。 想看書來
霓虹燈下的城市,空虛裝點成時尚
當整個中國都在把農村城市化視為人類向文明靠近的航標時。詩人鄭波卻以犀利的筆鋒對城市生活狀態的鄙夷進行了一針見血的揭示“都市的繁華與多彩/是一張充滿誘惑的網/總讓青春虛擲/而價值概念的單一/已完全被金錢主宰/我便只有撥開鈔票的縫隙/呼吸~!”(節選自《現代都市》)。我們總是嚮往城市的生活,總是認為城市之後存在不由甚多的美麗風景!在鄭波眼中,城市生活的多姿多彩卻暗藏的是空虛和寂寞,無數哼唱悲歌的孤獨靈魂。所有的價值觀念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與那麼的單一,詩人沒有把這種價值觀念作直接的表白,但卻讓你從其整體的基調中感覺體味而出,那般自然溢位的情感清泉,正是這種“半直白”的魅力。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