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武大臣,為國公心確實大過私心,經過數次討論完成較為詳細合適的革新方案後,雷厲風行馬上開始革新改制。
先是革新王朝中央各大部門,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在王朝京畿範圍內,所有中央衙門順利完成重組改革。
首屆內閣大臣,由趙國公長孫無忌擔任內閣首輔,萊國公杜如晦,梁國公房玄齡,任城王李道宗,宋國公蕭瑀,申國公高士廉,鄭國公魏徵等六人為內閣次輔。
經過眾臣討論修改後,允許內閣大臣兼管新七部,由七位內閣大臣,各自負責一部的革新重組事務。
新七部沒有完全按李恪的方案革新,在保持原有禮,吏,戶,兵,刑,工等六部基礎上,將李恪提出的財部和稅部合併為財稅部。
財部和稅部整合為一後,內設稅司,財司,國庫,審計司,鑄錢司,俸祿司,稅政司等七個清吏司。
另外設財稅衛,負責保衛財稅部,國庫和各地財庫,協助收稅押運稅款等。
在稅司下設農稅科,商稅科,關稅科,礦木稅科等四科。
在財司下設預算科,防務科,建設科,行政法禮科,文教科,會計科等。
原方案提出的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制,沒有被眾大臣納入改革新方案中,其他革新方案調整後都還能接受,就這條觸及文武大臣的底線,受到所有大臣一致否定。
皇帝也覺得這條不太合適此時執行,否了就否了也沒有在意,只要大部分革新方案能夠透過執行就好。
新七部尚書分別為:吏部尚書由杜如晦兼任;戶部(民部)尚書戴胄;禮部尚書溫大雅;兵部尚書由李靖兼任;刑部尚書韓仲良;工部尚書段綸,財稅部尚書竇靜。
皇宮太極殿左側,原門下省辦公宮殿,改為內閣辦公區,與宏文館和翰林院相鄰。
首屆軍機閣大臣,由衛國公李靖擔任軍機首輔,夔國公劉弘基,譙國公柴紹,褒國公段志玄,胡國公秦瓊,英國公李績,郯國公張公謹等六人為軍機次輔。
皇宮太極殿右側,原中書省辦公區,改為軍機閣辦公區。
五軍都督府,由英國公李績兼任左大都督,盧國公程知節(程咬金)擔任右大都督,主掌除水軍外的各軍事務,衙門總部設在皇城內。
軍師府由夔國公劉弘基,郯國公張公謹兼任左右神藏大軍師,主掌軍師府事務,府衙總部同樣設在皇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