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追至陽夏止步不前,聞漢追來項羽不急不緩
利幾決定向北迎接項羽暫且不提,單說劉邦下達拔營之後,漢軍一路南下,行至陽夏,劉邦下達臨時駐紮的命令,不再追擊,
諸將有些迷惑,不是要追擊項羽嘛,現在項羽已經一路南下過固陵而去,如果讓項羽進入陳縣,那座城池可是固若金湯。
彼時再擊,就會費好大勁,不如趁其未入城,來場突襲的野戰。
至於為什麼諸將不敢問,大家都悄悄來問樊噲,因為大家都知道樊噲和漢王劉邦的關係,從中或許能得知些什麼,提前做準備,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嘛。
實則樊噲也不知道,別說將軍級別的樊噲,即便是做為韓王級別的姬信一時間也未得知劉邦止軍的原因。
所謂兵貴神速,應該加快進軍才對。
故而諸將的疑惑都匯聚在樊噲的肩頭,不過樊噲也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信任也不能無休止的消耗,於是他決定去問張良。
張良告訴樊噲,漢需要等建成侯(又是劉邦所封的魏相)彭越和齊王信的訊息,漢軍士卒猶多畏項羽之軍,只要這兩親位自率兵馬而來,漢軍兵將無懼。
多餘的話張良沒再言語,樊噲知道張良這樣的人物言語都是金貴的,不會輕易開口,如開口必然一語中的。
樊噲這才知道劉邦這是在等陸賈和隨何的訊息。
兩人出使時特派有幾名善騎射之人相隨,為的就是能快速向劉邦回報情況。
諸將從樊噲身上得知劉邦的意圖後,就把心思開始轉移到如何對戰楚軍,如何多多立功,為日後千秋萬代打下一個好的開端。
昔日漢兵見楚軍多畏懼,今日卻似看閃閃發光的金子,那些彷彿是走動的宅地。
漢將更是期盼著在滅楚一統天下中立下大功,他們的眼神和期盼的眼神沒能逃過斷後的楚軍眼線。
楚軍走的很快,最快的莫過於項羽,胯下一匹烏騅馬風馳電掣一樣,將後方的呼喊聲都淹沒在風中。
回想當年彭城大戰,追著劉邦打,如今卻不得不灰溜溜跑掉,還不敢走梁地向東,只能向南遁走,何時受過這種窩囊氣,一時心中鬱結,唯有快馬飛奔宣洩心中的愁緒。
待情緒稍緩隱隱聽聞後面有喊話,項羽這才緩轡而行,調轉馬頭一看竟然是項聲縱馬而來,緊跟而來的是項伯。
這叔侄倆縱馬而來,項羽心頭一動。
莫非劉邦不顧合約,立刻追來?
不應該,劉邦和他雖然有時候會對一簡之約不放在心上,可鴻溝條約好在是經過一番操作完成的,
該走的禮都走過,即便撕毀也要找個藉口。
當年項梁不少給項羽講述列國爭霸時大家將盟約當做破布的情況,只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就大打出手,盟約這玩意不存在的。
故而項羽後來也沒把懷王之約當回事,懷王都是我項家立的,哪有資格談合約。
項羽沒當回事,劉邦卻當回事,兩人的樑子就此結下。
後來劉邦來個約法三章,結果這個合約依舊被項羽視作無物,來個火燒威陽,殺死秦王子嬰。
劉邦見項羽不守約,也開始不守約,吞下三秦後,又繼續東出爭奪其他諸候的地盤。
雖然兩人對合約有時候不那麼當回事,但如此兩人正式簽訂合約還是頭一次,即便要毀約,也要找個理由意思一下。
可現在連個藉口都沒有,他項羽前腳剛走,劉邦後腳就跟上,這才多長時間,這麼快?
項羽有點恍惚,或者說他不太相信,他希望等到自己緩過勁時劉邦再找藉口挑釁,到時候狠狠教訓一頓。
項聲道,“大王,漢軍追來。”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