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只見江面上其它讓道的船隻,甲板上也是站滿了人,人們舉目張望,紛紛好奇的望向那排成一條長龍的兵船。
募集新兵這種事,歷年都有,蘇御身在清河縣,倒是沒聽說今年的新兵已經招募上來了啊?
起碼清河縣好像沒什麼動靜,難道今年沒有在清河縣募兵?
“這不是新兵,這是北倉大營的營軍,我認得他們的甲冑,”就在一層甲板圍欄,不知道是誰嘟囔了這麼一句。
他這一句話,頓時讓船上炸開了鍋,
要知道,營軍調動非同一般,大乾王朝各個地方都設立有內府大營,相當於蘇御前世的武警官兵,每個大營都有自己的活動範圍,沒有朝廷的調動,是不得離開轄地的,違令者視同造反。
當初秦大姐之所以需要一口氣調動幾個大營,幫助蘇御尋找蔣風月的下落,就是這個道理。
而人們之所以聽到北倉大營四個字之後,像是炸鍋般紛紛議論,自然是猜到了北疆可能要出大事了。
大營調動自然不可能是換防,大乾王朝不存在軍營換防一說,那麼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北上戍邊。
李管事此時也是面如鐵色,在一旁嘆息道:
“八年的好日子到頭嘍,北倉大營一共才有營軍兩萬人,這一下就調走了一半,不用說,北疆那邊要打仗了。”
對於早已知道情況的蘇御,當然沒有多麼吃驚,秦大姐雖然自打出生後就沒有去過北疆,但是她對北疆的瞭解程度,堪稱瞭若指掌。
北疆防線的兵員,常年保持在三十萬這個數量,卻需要戍守長達三萬裡的邊境線,導致兵員較為分散。
好在有長城天險橫亙東西,又倚仗有利地勢,留給北夏大軍的主攻方向,其實只有十八處,而且這十八處地方,也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大軍作戰,其中兩處,炎陽關和不毛嶺已經徹底淪為沼澤溪地,根本不適合大軍深入。
那麼剩下的十六個地方,便是韓魁口中的兩府三關十一衛,
其中雄鎮府,大同府,以及臨閭關,自古以來就是北夏大軍的必攻之地,地方大營調往北疆,多半會被分至這三個地方。
就蘇御從秦大姐那裡聽來的,大乾王朝共有十六座內府大營,如果每個大營都像北倉大營這樣,調撥出一萬兵馬,那麼直接便可向北疆輸血十六萬大軍。
這樣的規模,比起八年前那場大戰,猶有過之,可見這一次的兩國會戰,將會比以往更加慘烈。
蘇御心裡忽然開始擔心起來,秦大姐的祖父,父親,是北疆軍的中流砥柱,這父子倆直接左右了未來這場大戰的走勢,於公於私,蘇御都希望北疆軍能大獲全勝。
當然,兩國要是打不起來,對百姓來說那肯定是最好的結果。
隨著兵船向北而去,接著的,便是一艘艘掛著灰帆,船頭挑著一盞寫有“糧”字燈籠的漕運糧船。
糧船首尾銜接,絡繹不絕,
朝廷此時,雖然還沒有公告天下,但這樣的大規模調動,勢必會引起人們的猜測,
破浪號上,幾乎所有人都加入了這場議論,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北倉大營也許是去洛陽,而根本不是去什麼北疆,有人則認為,北疆兵力相對於北夏來說,一直都太過單薄了,大營北上,也許只是單純的補充兵員而已。
有的人則是破口大罵北夏蠻子,狼子野心,覬覦我大乾朝千里沃野。
只有蘇御心裡清楚,北夏南侵,多少也有點迫不得已,因為在北夏王朝的北方邊境,也有一條橫亙東西的雄偉長城。
他們的長城又在防衛什麼?
大乾王朝的北疆城牆,高壘深壁,幾乎每年都在不停修葺,耗費財力物力之巨大,幾乎就是拿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