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祁連 (第2/4頁)

者,登盟壇。

由掌管盟誓的官員司盟,面向北讀盟書,昭告神明。

結盟的原由,結盟的要求,背盟的詛誓,等等。

神明,可是山川之神,也可是日月之神。

牲,可以大,也可以小。

大盟用牛,小盟用羊畜。

歃血!

主盟者,於盟壇上執牲耳,先微吸牲血,後來進化為以血塗於口旁。

戎右,再按照參盟者的身份次序,依次一一歃血。

坎用牲!

參盟者全部歃血完畢,恭恭敬敬地把幹掉的牲,放在坑內。

加書!

將盟書的一本,放在牲上。

置珠玉、布帛、器皿,碎之。

填土,埋好,植草。

如此,結盟儀式,可成。

之後,盟書正本,由參加盟誓者各持回國。

此書,交主君閱過後即交由守藏人或盟府保管收藏,以務檢視。

李氏家族與東突厥人的盟誓,顯然會因為交通和距離的緣故,需要等上一段時間。

信使,仍然需要按照李二他們來的路來回奔波,至少得登上十天半月。

當然,這要比整個商隊出行所需的時間,要短上不少。

只是這等待的時間,也有點難熬。

於是諸位特使們,在東突厥人的刻意安排下,開始了他們在大草原西部和南部的旅行……

張掖郡,秦漢時期為匈奴昆王之地。

漢武帝年間,分酒泉郡東部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西漢後期,屬涼州刺史部,領十縣有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日勒、驪靬、番和、居延、顯美。

文帝時,罷張掖郡入甘州郡。

隋代前期,文帝開皇三年(583年),並縣撤郡,由州轄縣。甘州撤銷金山、蘭池、萬歲、仙堤,併入山丹縣;撤銷安彌、表氏,併入福祿縣;改永平縣為酒泉縣,甘州直轄酒泉、山丹、福祿縣。隋代後期,大業初,改州為郡,改甘州為張掖郡,

大業三年,罷甘州,復置張掖郡。

改酒泉縣為張掖縣,改山丹縣為刪丹縣。

郡置張掖縣,轄張掖、刪丹、福祿三縣。

說到張掖,就不能不提一座山。

什麼山?

祁連山。

祁連山,其實就是匈奴語中的“天山”。

秦漢時期,匈奴人稱天為“祁連”,由因此山高聳入雲、連線天際,故而得名祁連山。

這條西北—東南走向的雄偉山脈,綿延兩千多里。

它東起烏鞘嶺,西至星星峽,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與黃土高原的天然分界線。

無數代騎著駱駝的商旅,迤邐行走在山下平原時向南望去,便見祁連山巍峨綿延,猶如神袛。

時而直插雲霄,時而隱入塵煙。

在久遠的歷史上,祁連山南北兩麓,繁衍和生息了許許多多的華夏少數先民。

月氏、匈奴、柔然等,生活在北麓的河西走廊。

羌、吐谷渾和吐蕃等民族,生活在南麓的青海湖畔。

祁連山高大的山體,攔住了東南季風帶來的氣流和雨水,給南北兩側帶來了無數肥美的草場和河流湖泊。

一個個綠洲,如天上的星宿一般串聯成線,成為東西大路相連的重要文明通道。

因此地處於黃河之西,故史稱“河西走廊”!

到大隋初期,吐谷渾的遊牧範圍有點大。

它的地盤,自西平臨羌城以西,且末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今崑崙山和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以北,東西四千裡,

最新小說: 17世紀風起澳宋 寒門探花 火影世界,我成了圓夢大師 我在大清玩兒MC 且隋 四合院:黑穩苟老六 大秦:我和秦始皇拜把子 穿越後我在紅樓裡鬧改革 綜影視:談情說愛小橘貓 開局變身超女,穿越諸天萬界 四合院,開局取代何雨柱成大廚 女帝別哭,你的皇位本將軍坐了! 大周皇太子 宮廷之無敵草根 三國稱霸:童淵竟然是二師兄? 柱子,你要老婆不要? 清末小旗兵 雙穿暴富:技能系統寶庫 從奈克瑟斯開始的黑暗旅行者 傷害後想追夫,男主已墮無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