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過程之中,杜長秋有幾次都差點想,要不算了,要不是他是百折不撓的科研狗,差點想放棄直接改善山洞算了。
不過好在這麼磕磕絆絆,到底還是把第一個大屋子搭了起來,封頂的時候杜長秋覺得他成就感和發現自己真的把時空穿越機造成功比起來,也不差多少了,心中不由得好笑。
不過把房頂最後一塊木頭卡上去,在木頭上釘了鋸好的板子,又在上面鋪上厚厚的幹水草之後,從長梯上下來,看著面前沒鋪地板、留了大門和五六個黑洞洞的窗框的長方形屋子,杜長秋忍不住也露出了一個笑容來。
他果然永遠喜歡這種做某個事情,然後獲得的過程——科研是這樣,修房子也是如此,都是令人開心的「獲得」的過程。
獸窩在大石上看著這邊,看著這個人和身邊的族人一起忙忙碌碌那麼久,就弄出這麼個玩意兒,十分迷茫。
他不懂寒冷痛苦,飢餓炎熱,因此完全不懂為什麼要造出這個東西,是拿來幹啥的?
「明天我們鋪完地板就做窗戶!把那些羊角給我收好了!」而另一邊,杜長秋則是開心地宣佈!
明天,他要研究羊角膠做窗戶!
這是杜長秋想了很久之後的決定——在杜長秋的資料之中顯示,地球上的人類科技開始發展之後,無論建造多少層摩天大樓,使用的窗戶材料大都是玻璃。
而這個材料對目前杜長秋所在的部落來說完全是不現實的,首先他查詢過了,附近根本沒有符合描述的石英礦,再說就算是找到了,他難道還要去做燒玻璃的爐子來研究怎麼把這些石英礦加熱、去除雜質再燒成液體製作成玻璃?
整個房子從地基到整個成型,因為探索花費太多時間,現在他沒有這個時間可以再拿來浪費。
因此杜長秋壓根就沒考慮過窗戶那裡用玻璃,當然他也希望能住在明亮的房子裡面,冬天冷的不行,如果還長時間看不到光線,人肯定會心情不好,因此他在龐雜的資料之中,首先排除了最古老的人類的房屋形狀——只有一個房屋主體和一個煙囪那樣的最古早的屋子。
這也是窗最古早時候的樣子。
最早時候,窗和囪還真是一個意思,窗通囪,《說文解字》裡有詳細解釋,窗本意指的是「房屋通風透氣採光的裝置」,窗字的組合是「穴」和「囪」,意思就是居住的頂蓋下,加上一個通風的煙囪。
但最古老並不代表好用,這種簡單的組合確實建造便利,住在裡面卻並不那麼舒服,而杜長秋也不是想搭建一個只是多了個通風煙囪的山洞,所以他在這大屋子裡開了六扇比較大的採光窗戶,前後三後二個,左邊一扇,保證冬天太陽在任何位置,都能讓屋內比較明亮。
右邊是連著的廚房,也是隔壁做飯和燒炕的地方,那裡也開了兩扇窗。
杜長秋在資料裡找了很久,除了玻璃之外,最早的時候,古人做窗戶的方法並不算少——窮人要麼用草編的簾子,也就是古人詩詞裡經常出現的「蓬窗」;要麼用木頭,通常都是兩層窗戶,裡面是鏤空的窗框可以透氣透風,外面則是整塊的木板,白天把外面的木板支起來,晚上放下,這種窗戶杜長秋看到資料裡在後世的各種資料都有記載。
這些是窮人的辦法,不免都有自己的各種短處——草編簾子不擋風,冷的人哆嗦;木板倒是擋風了,問題是放下來擋風可也擋光,支起來透風照樣冷的要死。
不過還有更多富有的人家用的其他方法,比如窗戶紙、絹布、雲母貝殼、寶石乃至羊角膠,在壕奢之家或是古時貴族之家都十分常見。
絹布十分好理解,以絹布作為窗戶紙糊在窗戶上,透光細膩,杜長秋的資料之中有半本《紅樓夢》,據說是華夏老祖宗寫的老書,也是華夏人十分珍視的文化珍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