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於不敗之地。從進化論的角度說,這叫做適者生存,用中國人的話說,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但是,改變自己的天性是何其難哉!正因為難,所以,成功的人便常常是英雄豪傑!這倒是真的。
對於命運,我們可以信,但不能迷。信即是認理,迷即是認命。信則心存敬畏,信則會不斷地砥礪自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迷則喪失理智,陷入盲目,或者妄自尊大,或者妄自菲薄。
此生何所求?更上一層樓(1)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一詩以區區二十字賺盡盛唐氣象。
這二十個字對仗之工穩、音節之瀏亮、用詞之洗練、造境之深遠,均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換言之,這二十個字在音律、色彩、動靜、義蘊、情思等方面的奇妙組合,像雕刀一樣,刻鑄出了一個完全給人以一種新的藝術享受,代表著一種新的審美方向和美學追求,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和個性特色,青春鬱勃、生氣彌滿、雄渾奔放、光彩熠熠,形式規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這就是後人所豔羨的“盛唐之音”。
可以說,王之渙之所以能夠寫出這樣大氣磅礴而又明亮素樸的作品,一方面自然是由於其自身氣質易於受到時代氣氛的濡染和激盪,一方面也還因為他受過極好的訓練且具有寫作的天才。我真的很懷疑,一切可以稱得上是天才的作品,大概都是來自“天授”者多,而藉助“人力”者寡。比如像王之渙的這首《登鸛雀樓》,整首詩渾然一體、勻稱自然,這哪裡會是刻意寫出來的呢?刻意寫出來的詩,總會留下一點痕跡的吧,我想。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詩的頭兩句寫鸛雀樓周圍的景物,極有層次。詩人在此不用工筆而純寫意象,寥寥十字,氣象何其開闊。沈括《夢溪筆談》記載:“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鸛雀樓在蒲州(今山西永濟縣)城上,面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從王之渙詩中所描寫的景色及《夢溪筆談》所記載的鸛雀樓的方位判斷,它的地理位置是極佳的。因此,我敢斷定,這座樓的設計者也一定是一位胸中有丘壑的藝術巨匠。這樣一想之後,我倒覺得王之渙這首名垂千古的詩的一半功勞,是要歸功於這座樓的設計者的。如果沒有這位巨匠替他取景,王之渙心中的詩情怎麼會在斯時斯樓被逗引出來,並與時代風雲和心中哲思偶然遭遇,燒成一片永恆的燦爛呢?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最後一句詩寫人,而把物和人、景與情連線在一起的是第三句。從第三句詩裡,我們揣測,詩人大概是在傍晚時分登樓,然後從一樓四周慢慢欣賞,又登上二樓觀賞夕照輝映下的黃河滾滾遠去。在二樓上,詩人的目光或許一直緊緊地追隨著一個極其遙遠的目標的,也正因此,詩人渾然不覺時間的匆匆流逝。但是,夕陽漸漸西沉,那個目標越來越模糊了,越來越遙遠了,詩人感覺到自己的目力無法窮盡了。詩人暢享著這美麗,餘興未盡。於是他才急切地想要登上三樓去,好繼續這場美的盛筵。登上三樓後又怎樣呢?詩人沒有說,也不必說。但是,那無窮無盡的憧憬和想象,那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和人生境界,都在這一句“更上一層樓”中了。
我細味“更上一層樓”這句話,感到它是向我們的心靈發出的一聲呼喊,它是在向我們的心靈低語一個秘密。
一則,“更上一層樓”的目標所向,不在於和他人競爭,而在於同自己較量。二則,“更上一層樓”的衡量尺度,不是世俗的標準,而是心靈的天平。三則,“更上一層樓”的真意義不在於得到,而在於享受攀登的樂趣。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把“更上一層樓”的精神用錯了地方,即用在對外在世俗目標和利益的爭逐上,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