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語08 穆仲論魯侯孝
三十二年春,
周宣王三十二年春天,
宣王伐魯,
宣王因為魯人殺戲立伯御之事而出兵征討魯國,
立孝公,
立孝公(一說魯懿公之弟,一說懿公之子)為魯國國君。
諸侯從是而不睦,
諸侯因此事不與宣王親睦。
宣王欲得國子之能導訓諸侯者。
宣王想要找個能訓導諸侯的姬姓子弟,
樊穆仲曰:“魯侯孝。”
樊穆仲(即仲山父)推薦了孝順的魯孝公。
王曰:“何以知之?”
宣王問他為何知道其孝順,
對曰:“肅恭明神而敬事耈老,
他回答:“魯孝公畢恭畢敬地事奉神靈和耆老,
賦事行刑必問於遺訓而諮於故實,
國家大事一定會詢問先王遺訓與舊事先例,
不幹所問,不犯所諮。”
不觸犯遺訓、先例。”
王曰:“然則能訓治其民矣。”
宣王表示這樣就足以訓導治理民眾了,
乃命魯孝公於夷宮。
於是在周夷王之宗廟任命魯孝公為侯伯。
周語09宣王既喪南國之師
宣王既喪南國之師,
周宣王與“姜氏之戎”大戰、喪失了南方的軍隊以後,
乃料民於太原。
於是就想在太原開始清點統計百姓人口數。
仲山父諫曰:
仲山父勸諫說:
民不可料也!
“百姓是不能如此查點的!
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
古時候的君王不用按戶籍查點就能知道百姓人數具體有多少。
司民協孤終,
因為可以讓司民去核計年老病死者,
司商協民姓,
讓司商核計出生受姓者,
司徒協旅,
讓司徒掌握能徵調的兵員,
司寇協奸,
讓司寇掌握受懲罰的罪犯,
牧協職,
讓牧人管理從事畜牧的牧民人數,
工協革,
讓百工之官管理從事手工業的人數,
場協入,
讓場人斂藏收穫的穀物,
廩協出,
讓掌管糧倉的廩人計量出納需用的物資數量,
是則少多、死生、出入、往來者皆可知也。
所以,關於百姓人數的多少、死生,物資的出入、往來就都可以清楚地知道了。
於是乎又審之以事,
同時,還可以在日常政務中審察,
王治農於籍,蒐(sou)於農隙,獮(xiǎn)於既烝,
天子在藉田上督促農耕,春閒時田獵,鋤草與收穫之時仍去藉田督促,
狩於畢時,
耨(nou)獲亦於籍,
秋季糧食收割以及冬季農事完畢之後都要舉行大規模的狩獵,
是皆習民數者也,
這些都是在熟悉瞭解百姓的數目,
又何料焉?
何必還要刻意去查點呢?
不謂其少而大料之,
雖然沒有明說百姓減少,但是如此大張旗鼓地去查點百姓人數,
是示少而惡(è)事也。
反而顯示了國家百姓減少而且政事敗壞了。
臨政示少,
如果君王掌管國政而百姓卻在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