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入的眾多宦官和醫師踩到——爛。
作者有話要說:【穀雨】
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
穀雨時節,南方地區“楊花落儘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這時,南方的氣溫升高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氣溫,除了華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區外,已達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華南東部常會有一、二天出現30以上的高溫,使人開始有炎熱之感。低海拔河谷地帶業以進入夏季。
我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嗚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任降於桑。”
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穀雨節氣,東亞高空西風急流會再一次發生明顯減弱和北移,華南暖溼氣團比較活躍,西風帶自西向東環流波動比較頻繁,低氣壓和江淮氣旋活動逐漸增多。受其影響,江淮地區會出現連續陰雨或大風暴雨。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
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東部這時雨水較豐,常年4月下旬雨量約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場大雨一般出現在這段時間,對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長有利。但是華南其餘地區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採取灌溉措施,減輕乾旱影響。西北高原山地,仍處於乾季,降水量一般僅5至20毫米。華南穀雨前後的降雨,常常“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因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現機會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清”,這種夜雨晝晴天氣,對大春作物生長和小春作物收穫是頗為適宜的。
247
247、殺伐 。。。
慄夫人生病了!
皇太子母親身份特殊,她的患病立刻引起了宮內宮外的充分重視。
‘太醫署’火速排出御醫會診伺候。長安城的外命婦們——不管是與慄家沾親還是帶故,亦或兩樣都扯不上的——都一窩蜂地往慄夫人住處湧,唯恐讓誰佔了先去。
相形之下,‘椒房殿’就顯得越發冷清起來。若不是那條貴不可及的中軸線,初到漢宮之人多半會將慄夫人所在的偏宮誤認為是皇后寢宮。
竇太后也派了個宦官去問了問,對這個孕育過四位皇孫——現下只剩三個還活著——的兒媳聊表一下關心。
問過了,就算過得去了。長樂宮的生活,依然如故。
皇太子生母病倒的次日,正是貴婦人們入宮給皇太后請安的日子。
這種會見是漢宮舊例,竇太后本身並不大喜歡。在往常,幾個慣熟的親戚女眷入內聊上幾句,就到頂了;至於其她命婦,也就是在簾外行個拜禮而已。
但這一日,皇太后的興致特別高昂。非但章武侯婆媳、南皮侯夫人、魏其侯夫人等外戚受到接見,連很多與太后既無血緣關係也沒姻親往來的命婦也意外地被邀請進東殿中室。
眾貴婦大喜過望——天外飛來的榮幸啊!
東殿內,分賓主落座。皇太后讓早準備好的樂工出來,在南牆下撥絃弄笛。長信宮中立刻迴響起柔和歡快的樂律……
“弟婦,齊王主若……何如?”竇太后把臉轉向章武侯夫人方向——剛才問安的聲音中沒有竇少君的妻子劉若。
章武侯夫人在自己的座位上動了一下,躬身回答:“回太后,阿若偶染風寒,今日不克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