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享受。在別人轟轟烈烈地換愛人品嚐不同愛情滋味的時候,你也可以換一種姿態看看自己愛情的紋路,或者就換一張床單一條內衣,這個世界上可以換的東西很多,只有愛情的風格,還真的不是隨便就可以簡單拆換。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自己能有什麼,然後心安理得地愛著,這個世界沒有最好的愛情,只有最後的愛情。
女性是一種儀式感很強的性靈動物(1)
女人天生喜歡拿腔拿調,是一種注重儀式感的性靈動物,男人就比較實際,內容比形式重要,往往不太能理解女人的“儀式做派”。男人經常抱怨,我給她錢不就可以了嗎?她為什麼生日或情人節不能自己去買點喜歡的東西,而非要大張旗鼓地送禮物。但是,女性說,禮物不是買的,是送的!還有,為什麼在餐桌上插束花或點根蠟燭,就蓬壁生輝,她吃飯就會格外香,舉止就變得優雅起來。確實,一個女性如果是在路邊小店吃飯,往往就會大聲與老闆講價,甚至舉止粗魯,可是一進高檔西餐廳,好像就變了一個人似的,婉約有致,坐下來享受的,好像全是精緻的食物和餐具所帶來的儀式感。儀式對女人心情有格外重要的影響,而貌由心生,自然在容貌氣質方面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說衣著的儀式感吧,特別是小資女性,不允許自己穿得太過隨意;上班有職業裝;聚會有晚裝;休息在家也要穿上有名有姓的名牌休閒裝……甚至穿絲襪的過程也是一場值得女人自顧自愛自憐的細膩表演,很有儀式感:先用纖纖玉手“提起那薄如蟬翼的襪子,輕輕套上微微繃直的腳尖,一寸一寸地往上延伸,讓那種若即若離的羽毛輕觸感,由下至上地瀰漫到整個腿部。”
遙想原始社會,女性當權,主持各種儀式活動的,一定也是個女性。女性都有“巫性”,所以有巫婆沒有“誣公”!遠古時代,巫術透過對“鬼魂”的儀式性處理,來控制和消除威脅帶來的恐懼。巫術在本質上,就是一系列神秘的儀式,透過複雜的儀式,無形的威脅和危險,就變成了似乎看得見摸得著的“鬼魂”,透過對“鬼魂”的儀式性處理,來控制和消除危險和威脅帶來的恐懼。這種儀式,對一定群體的心理,有一定的鎮定安寧作用。儀式感的本質就是心理學裡的“暗示作用”,女性這方面比男性更有“天賦”,更容易受暗示。儀式活動之所以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就是透過特定的儀式、表情、說話,就可以達到意想中要達到的目標。
據日本早稻田大學的一項統計資料表明,即便使用同樣的產品,經常去美容院的女士會比只是在家美容的女士更顯漂亮。對於這種令人費解的差異,心理學家認為是因自我心理感受不同而導致的外形差異。能夠引起這些外形差異的原因很多,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能夠給女人帶來自信,這些行為被統稱為“美的儀式”。手頭有份資料說,據美國科學家調查發現,這種儀式也經常表現在購物上,有80%的女人在SHOPPING前都或多或少會因此而“發病”:她沐浴更衣、正襟危坐,仔細閱讀面前1米半高的流行時尚雜誌,她可不是時尚雜誌的主編,她只是在為明天的SHOPPING提前搜尋目標;她穿新衣、換新鞋,梳妝檯前一坐至少2小時,你又誤會了,她不是去參加夏奈爾的成衣釋出會,她只是在為今天的SHOPPING之旅做準備……這些就是被稱為購物儀式狂的女人們。神經質?NO!NO!NO!她們只是在以最虔誠的儀式頂禮膜拜SHOPPING,以最完美的狀態享受SHOPPING前的快感,這時,精彩的過程往往比實際的物質獲取更能討人歡心。
愛情就更需要儀式感;不可以忽視;不可以省略。但是,目前網路時代,虛擬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缺乏儀式感。有人認為,文化之所以成其為一種人心中的傳統;往往是依靠各種“儀式”來維繫的,但是時尚文化是沒有儀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