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大哭道:“奴婢雖然殘疾,可是奴婢懂得節義千秋,奴婢願意捨身取義,奴婢要讓那些文武大臣看看,咱閹人也不讓鬚眉。”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只是想不到在最後時刻還盡忠職守不離大明末代皇帝左右的乃是一位太監。
一路搶掠而來的闖賊人馬圍困京城之時已經沒有幾天存糧,如果不盡快拿下京師所有人都要餓肚子。
闖賊頭目也知道鼓舞士氣,他們向麾下嘍廣而告之京城的富庶和繁華,沒多久,賊兵都知道京師有超過百萬石的存糧,京城還有皇帝內庫,據說裡面全都是金銀財寶,雞蛋大的夜明珠就有好幾擔。
京師裡香噴噴、白嫩嫩、身穿綾羅綢緞的官家小姐何其多也,運氣好搶到公主也大有可能啊!
賊兵為了搶金銀財寶、睡美人這個共同目的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他們無視城頭箭雨紛紛,有盾牌就舉起盾牌,沒有就兩人合力舉起門板,還有些賊兵舉著鍋蓋。
他們吶喊著叫囂:“捨得一身剮,去把大明皇帝拉下馬。”
成千上萬賊兵和裹挾的老百姓怪叫著衝鋒果然及具震撼力,看著城外如潮湧般的人流,許多明軍失去了堅守的信心。
此時城內也是喊殺聲此起披伏,守軍內部謠言滿天飛,有人說廣渠門被攻破了也有人說西直門失守了。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明軍崩潰了,至於闖賊究竟率先突破了哪裡,一直到百年之後都是一個迷。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京師怎一個亂字得了,大明軍民失去了組織到處亂撞,賊兵其實也是一團混戰,將找不著兵,兵不知將令乃是司空見慣。
太多賊兵打著打著就躥進了大戶人家去搶劫尋找美女去了,賊兵將領也不是好鳥,搶金銀財寶奪美人怎麼肯落於人後?
繁華的京師在這甲申年如同人間地獄,即便有了黃勝攪局“甲申國難”帶來的破壞力還是驚人的。
崇禎送走了太子,其他妻兒又遠在“南明”,他已經了無牽掛,扔掉了一直拿在手裡的三眼銃,攜王承恩入內苑,登上萬歲山之壽皇亭。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深夜,月朗星稀,連續奔跑的皇帝顯得疲憊不堪,他此時萬念俱灰,他不想跑了更加不想被俘受辱,他留下了遺書決定以死殉國。
“朕自登極十七年,內地三陷,逆賊直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故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
唉!崇禎始終認為是諸臣誤國,好像他這個大明掌舵人是個受害者。其實不然,他有十七年的時間,漫長的十七年啊!足以影響一代人。
可惜崇禎有性格缺陷,他偏聽偏信沒有政治智慧是短板,過於急躁又導致他經常決策失誤。
此時再談論功過是非已經沒有意義,殫精竭慮的崇禎毅然選擇以死殉國,他太累了,馬上就可以把一切放下了。
歷史上這個倔強的漢人王朝在此刻終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幅員之廣,遠邁漢唐的大明王朝落下了帷幕。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漢人的最後一個朝代大明值得敬仰!
王承恩知道皇上的性格,他沒有勸阻,決定陪著陛下一起殉國,他用白綾在壽皇亭的樑上懸了兩個扣,帶著哭腔跪伏白綾之下道:“陛下,奴婢伺候您上路。”
崇禎滿懷深情地看了看遠處,這是他最後一眼看萬里江山,可惜映入眼簾的是多處火光沖天,聽在耳裡的是陣陣嚎哭之聲……
他長嘆一聲後沒有再發一言,踏上王承恩的背讓白綾套住脖子然後一蹬腿,王承恩跌倒在地放聲大哭……
“救駕、快快救駕……”幾十個人影忽然從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