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學,語文課本上總少不了魯迅先生的文章。其中因為語文老師要求全文背誦的關係,所以至今楊昭還記得那一篇《故鄉》,記得閏土,記得那句曾被無數人引用轉述的名言:“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句話很有哲理,甚至放在現實之上也很有道理,但卻並非是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有時候甚至根本不成其理。遙想當年曹操率大軍南征孫吳,卻被周瑜在赤壁一把火燒盡了戰船,只好從華容小道退卻。這華容道說是道,其實根本沒有路。又因為下雨,所以坑塹內積水不流,泥陷馬蹄,不能前進。曹操只好教軍士擔土束柴,搬草運蘆,填塞道路。人馬踐踏而行,死者不可勝數。三停人馬:一停落後,一停填了溝壑,只好一停跟隨曹操。可謂悽慘狼狽之極了。之後要不是關羽顧念舊情,禁不住曹操又哭又求地終於放他過去,只怕後來也就沒有那魏蜀吳三國鼎立,更沒有什麼司馬以下三濫手段陰謀篡魏,篡了以後卻又保不住,還選個白痴兒子上去做皇帝,終於搞得天下大亂導致五胡亂華死人無數的亂七八糟事了。
所以說,軍隊行動之時,就必定要走在鋪設平整的道路之上,決不可能仗著人多,所以就硬生生把沒有路的地方也踩成一條路。那些荒山野嶺地勢崎嶇,或者沼澤水網縱橫交錯之地,一兩人小心翼翼,步步為營地去走,或者能夠走得過。成千上萬的軍隊也硬要去走,那麼不管有多少人命也不夠填的,即使勉強填了進去,這支軍隊也廢了,根本再不能打仗。
天下雖然廣闊,但適合軍隊行動的路,來來去去也就只有那麼幾條,繞也繞不過去。就拿劍門關為例。此關居於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根本無路可通。故而素為蜀北之屏障,兩川之咽喉。關城不破,便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朝廷官軍永遠也不可能入蜀平楊秀之叛。
由蜀地進出漢中是這樣,要想由吐蕃國內入侵大隋境內,同樣也不能例外。吐蕃軍無論是要乘隋軍和蜀軍在劍門關相持不下的時候突然從背後發起夾擊,抑或乾脆長驅直入,深入大隋腹地去攻擊城防空虛的大興城也好,其實能夠選擇的突破點不多,來來回回也就那麼兩三個而已。
李靖的先法制人之計,其實說穿了極簡單。就是率先帶領小部分精銳軍士,前往吐蕃國境與大隋國境交界線上的這些突破點預作防備。一旦發現吐蕃軍隊,便迅速集結起來,先給予吐蕃軍迎頭痛擊挫其銳氣,再憑藉地形優勢死守當道,使其不得踏入大隋國土半步。李靖對吐蕃諸般情形只粗知大概,但也曉得其國內王族與貴族之間暗流湧動,相互明爭暗鬥無日無之。所以隋軍的小股精銳只要相持得一段時間,吐蕃軍必然不戰自亂,除去主動撤兵之外,便再沒有其他選擇了。
計是好計,但也兇險到了極處。吐蕃國內雖然暗流湧動,無法傾全國之力大舉入侵,但既然孤軍深入隋境,那麼其兵力必然不會少於三萬之數。這是攻取大興所必須的最低限度兵力。少過三萬的話,則大興城畢竟是大隋首都,哪怕城防再空虛,也不是僅僅幾百幾千人就打得下來的。而且這三萬吐蕃軍也不可能是烏合之眾,必然全是吐蕃精銳中的精銳。
相反,隋軍這邊左衛、右衛、左武衛三軍相加只有三萬,即使加上這一路打仗過來所收編的,也還不滿五萬。街亭、列柳城、陽平關等漢中諸處要隘都要留兵守備,實際可用之兵滿打滿算也只有三萬五、六千人左右而已。以三萬多人與劍門關的七萬蜀軍相持,縱使對方泰半是烏合之眾,卻也絕不可稍有輕忽。為了維護戰線穩定,於是能調動出來前往截擊吐蕃大軍的兵力,最多最多也就只有三百左右而已。以三百士卒對抗至少三萬吐蕃精銳,哪怕佔有地利,以一當百,同樣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計議定當,楊昭和李靖立刻前去找宇文述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