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也並不在意。
他甚至沒興趣用各種頂級食材,不惜血本,去研發成本極高的高檔佛跳牆。
他覺得沒那個必要。
也不覺得徽省這樣的內陸省份,適合去做高檔佛跳牆。
首先,佛跳牆需要用到的頂級海鮮,運到山水市的時候,就沒那麼新鮮了。
只這一點,就註定了他在山水市,沒法做出最高檔的佛跳牆。
他想做的是大眾都能吃得起的佛跳牆。
就像他記憶中,好像每個城市都有的那種瓦罐湯。
話說,以前在學校學烹飪的時候,老師也給他們講過佛跳牆的典故。
說是有幾個乞丐,聚在一座破廟的院牆牆根下,將各自討來的剩飯剩菜全部倒進一個瓦罐中,蓋著蓋,不斷加熱燜煮。
煮好後,揭蓋的那一瞬間,異香四溢,香氣飄進廟裡的佛像鼻中,於是,本來在享受香火供奉的佛,被勾動饞蟲,忍不住下凡降臨到佛像中,跳過院牆,來搶食瓦罐中的食物。
佛跳牆,因此而得名。
這是佛跳牆起源的一個說法。
關於這道菜的起源,還有多種說法。
一些百年老店,喜歡把創造佛跳牆的榮譽,按在自家店的老掌櫃頭上。
比如說自家店當年的老掌櫃,有一次在街上行走的時候,突然聞到一股異香飄來,老掌櫃好奇之下,循著香氣的來源找去,發現是幾個乞丐用瓦罐煮了一鍋剩飯剩菜,從而得到啟發,回家就創造出佛跳牆這道菜。
等等。
所以說,佛跳牆這道菜,其實一開始的時候,並不名貴。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用瓦罐,將各種不同的食材混合在一起燜煮,燜煮期間,因為有蓋密封,香氣一點都不露。
所有的香氣,都被封在瓦罐中。
因此,當瓦罐蓋揭開的那一瞬間,香氣逼人。
除此之外,佛跳牆也將各種食材的鮮味混合在一起,各種鮮味互補,進而融合成一種特別的鮮味。
這樣的菜,本身並不難做。
區別只在於用料不同,做出來的味道差別很大。
但瓦罐燜煮的烹飪方式,註定了這道菜,無論怎麼做,只要不是往黑暗料理的方向狂奔,它做出來的滋味和香氣,就不會差。
可以說,這是一道上限很高,但下限卻不低的菜餚。
這天下午。
楊星宇和甄歆恩恩愛愛,在沙發上盪悠悠的時候,腦子裡一直在想佛跳牆的事。
各種想法,紛至沓來。
比如:佛跳牆這道菜被一些人炒作得太高階了,在大部分知道這道菜的人眼裡,恐怕都不敢進店品嚐,怕吃不起。
所以,他如果開店賣佛跳牆,店面的裝修就不能太高階。
要在店面的大小和裝修上,讓大眾感覺到它的便宜近人。
同時,不大且裝修簡陋的店面,也能給大眾一個暗示——這裡的佛跳牆並不正宗。
然後在加上它便宜近人的售價。
走進店內的食客,自然不會對這道菜的用料,有太高的期待和要求。
等品嚐到它的鮮美滋味、濃郁香氣,它又能給食客驚喜。
如此,應該很快就能把名氣和人氣做起來。
……
還比如:主攻大眾消費市場的佛跳牆,也不需要很高明的廚師,食材的選擇上,也可以很靈活。
加上不需要大、也不需要高檔裝修的店面。
開店成本也不會高。
……
楊星宇有點想將這個想法,付諸行動。
雖說,他資金寬裕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繼續擴張楊記烤鴨的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