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沒錯,但這過程是不是太短了?
葉如塵和顧父講了講幾個數字排列在一起的念法,又解釋了“+ - x ÷ =”的含義。
“比如“八萬四千三百五十六”,直接寫作“84356”,不用再寫出“萬、千、百、十”這幾個中間字。”
這並不難理解,顧父有很深的算術基礎,葉如塵一講他就聽懂了,只是看著彆扭,不能很快的適應。
顧父拿過九章算術,往後翻了道“粟米”題,遞給葉如塵,葉如塵看了一眼,又是迅速寫出過程。
說實話,這種比例折換的題,他都不用動筆,心算就夠了。
顧父接著翻,“衰分”、“少廣”、“商功”等等。
每一題葉如塵都很快的寫了出來,中間出現了新的奇怪符號,顧父看後有幾分猜測,倒也沒問,繼續找題。
直至本書中最難的一道題,被葉如塵用了不足半刻鐘就寫出來,而且過程極為簡短時,找題活動正式結束。
顧父看他的眼神都變了,默默合上書,搬了一把凳子挨著葉如塵坐下,“快教教我,這個是怎麼用的?”
《九章算術》,是現今幾大算經中最重要的一本,極具了多少代人的智慧,也是科舉必考項。
院試就不說了,鄉試和會試,每年不知道有多少考生因為算術不好被拒之門外。
顧父當年八股文作的不算出眾,就是靠著算術好,才得了“榜眼”之名,並進了工部。
然而難倒眾學子的九章算術,在葉如塵這裡卻如小兒科一般,簡直不可思議。
葉如塵耐心的從頭開始講起,“這數字的寫法
,是我在一本書中看到的,應該是從西方傳來,我叫它西數。”
之所以不叫阿拉伯數字,一是因為它並非出自阿拉伯,二是不確定是否有阿拉伯這個國家,就算有,這時候也不一定是這個寫法。
暫時拋開九章算術,要從最基礎開始,即第一步,認識數字,掌握“個十百千位”,這個很容易理解。
然後是運算子號、加減法豎式計算、乘除法豎式計算,這個地方,葉如塵是一邊在紙上寫一邊解釋,講的十分詳細。
顧父就有些坐不住了,眼睛亮閃閃,讓葉如塵出了一堆題給他練習。
加減乘除自然是難不倒顧父的,他感興趣的是這種形式的計算方法,看起來尤為簡潔。
“妙,妙極了!”
做了十幾道題後,顧父更加確定了。
要知道較大數值的演算法,如果離開了算盤是很難的!
除了精通此道的商人或極具天賦的書生,能做到心算的人寥寥無幾,這並不是大家笨,而是思維被侷限了。
因為心算的前提就是實際操作要極其熟練,然後將現實搬到腦海中去,若現實中都不簡單,那心算自然更難。
比如珠心算,指的是在腦海中打算盤,不但需要熟練掌握算盤打法,還要有強大的記憶力,記住腦海中的每一步操作,一步錯,步步錯。
在珠算出現之前的“算籌”更是如此,所以能做到心算的人並不多。
而眼前這種豎式計算,操作便利,在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