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幫忙把最後一件衣服搓了就端起木盆拉她回家了。
5352 兩年後
“老頭子;我們的惠就要出嫁了;多虧老天保佑啊,希望一切順順利利的。”劉氏算著一個月前已經定親;這個月十八號小女兒就嫁人了。之前因為跟金家退婚,17歲的子惠一直到19歲才又定親即將成親。
春去秋來,一眨眼就兩年過去了;中間或多或少有些事情發生,村裡多多少少有些變化。像如意家,當初的荒地已經養熟,有幾畝因今年夏天她爹趙子豐研製出由牛轉動上輪的高力筒車,使得靠近水源的那幾畝地改造成了下等水田。其他養熟的部分旱地種上了地瓜,玉米;芋頭和土豆,(芋頭除了自家吃以外,也會賣給點心鋪做芋頭糕之類的和酒店做菜,如芋頭炒肉,芋頭燜飯等)剩下的旱地就種上了荔枝,龍眼和芒果樹。果樹下放養雞鴨鵝和羊,沙地上撒了耐旱的紫花苜蓿種子,供這些家禽餵食。
之前放養雞的地方就建成了一個能養8頭生豬的豬圈,一年兩次殺豬賣豬。除了那兩個魚塘以外增加了一個3畝的荷塘,第一年魚塘的魚養的還算成功,大部分有2,3斤重,為了能保證活魚儘快賣出去,趙子豐特意拿出17兩銀子填了一匹馬,做了馬車用來拉貨到縣裡和鎮上買。
如果說如意家水塘主要養魚為主,養藕為輔的話,如意的舅舅家就剛好相反,種藕為主,養魚為輔。他們的蓮藕第一二年主要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藕種,去年開始才增加了5畝荷塘,之前的魚塘縮小到2畝,專門種蓮藕,菱角和荸薺。每年如意家和舅舅家賣魚和蓮藕,蓮子就有20來兩的收入。
村子裡的人有水田都在曾鐵柱和小舅舅劉德海的幫助指導下學會了養稻花魚,價錢貴的時候賣活魚,價錢便宜的時候做辣魚乾。前年徵募男壯丁幸運的是幾個體弱的也熬過來回到了村裡,雖然那工錢還不夠後期的醫藥費,但起碼人還活著,就有希望不是嗎?大家日子比之前好過一些了,虧了老天爺賞臉,雨水陽光充足,沒什麼災害,交了稅後還有一些結餘,加上養稻花魚,雞和豬的收入,日子進入比溫飽好一些的生活,自然娶媳嫁女比以前容易了。
那年為了躲避曾家老婆子的撒潑刁難,經常進山林打獵的曾銅柱在一次疏忽中被野豬牙刺傷了右腳,最後拼命殺死了那頭野豬,但自己也多次傷,身上和腳上是最重的,養了足足8個月才好。因為傷勢比較重,所以曾銅柱好了後還留下了不少疤痕,特別是那兩處,膽小的會覺得很害怕,有幾個小孩別嚇哭了。曾鐵柱那段時間沒去私塾,平時照顧哥哥的起居,空餘時間或晚上哥哥睡著了才就著那油燈看書,考上了那年的秀才,以倒數第二的掉尾巴的成績得的。而那段時間村裡不少人特別是如意家,春花嬸和秦勇家對他們兩兄弟天天會過來幫忙,哪怕是陪著說說話,這也足夠讓他改變對村裡人冷漠的想法,越來越有人情味。
曾鐵柱就想著農書,利用在縣裡讀書,空餘時間就在書店裡找農書,希望能利用上面的方法教村裡人種養殖,老天不負有心,經常的尋覓總算找到了一本不完整的農書。如意有時間就過去跟他一起討論裡面的方法,當然需要讓曾鐵柱把文言文換成白話文,如意才好理解。這兩年跟著儒青識字,還是很不喜文言文,看到如意頭大,有些意思大致能猜到就是了。
經過曾鐵柱的解說,如意總算明白了這個時代的科舉考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2)會試,(3)殿試。
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童生,錄取成績在前一百名的“入學”後稱為生員。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透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